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52 题号:11832621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陕西宝鸡·三模 查看更多[2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传统观点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源自于汉代儒生董仲舒。而近代有学者提出:目前所见最早而确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自蔡元培1910年所著《中国伦理学史》。1916年易白沙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对该观点进行了论证。随后,这一观点逐渐被清末民初的学者所接受。这种变化表明(     
A.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解释B.历史记录的解读具有偶然性
C.思想解放始于历史争鸣D.知识分子是救亡图存的核心
2023-04-25更新 | 4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五四运动前三天,美国哲学家杜威来华讲学,一待就是两年。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停留一年。1922年德国哲学家杜里舒来华讲学,停留数月。1924年印度文豪泰戈尔应邀访华,停留一个多月。这些现象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哲学教育受到国人重视
D.中国政治领域的巨变
2017-05-04更新 | 3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表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贡献(部分)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两千多年的文言文。
鲁迅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蔡元培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钱玄同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的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
刘半农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A.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B.客观认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C.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D.有利于营造爱国进步的社会氛围
2019-05-22更新 | 2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