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王心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2213231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即理也”,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这种变化根源于
A.儒学危机的出现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佛道思想的影响D.理学的内部分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大约在公元6世纪末,中国佛教提出了"一念三千"的命题,强调从自己的"一念"之中,就足以窥见世间万象,修行重在修心。南宋时期,陆九渊提出了"吾心即是宇宙"的口号,认为反省内心即可领悟天理。由此可推知
A.佛学理论在南宋时期实现本土化B.心学借鉴佛教理念丰富穷理途径
C.陆王心学与佛学方法论根本不同D.佛教借助儒学理论得以广泛传播
2020-11-27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宋代思想家陆九渊在论述中,常先肯定“心”即“理”,“心”与“理”相合,然后又说“心”又不尽合“理”之处。他通过这种论述意在告诫人们要
A.做到“心外无理”
B.努力“发明本心”
C.追求“知行合一”
D.时常格物致知
2019-05-08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
A.格物致知
B.内心反省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
2017-05-16更新 | 2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