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4 题号:12284239
1956年,中共中央借鉴苏联经验实行“特定津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八百多名突出人才,囊括了当时中国“科、教、文、卫”的大部分精英,保证每人每月工资达500元左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从此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B.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打破了西方对华的科技封锁D.国民经济逐渐地恢复和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C.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D.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2021-04-11更新 | 1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951年,新中国开始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当年,实际派出留学生380名其中留学苏联的学生375名,留学蒙古的5名。其中留苏学生中所学专业为:理科35人,工科261人,农科9人,医科28人,文教10人,政法21人,财经11人。据此可知新中国
A.留学教育着眼于现实利益兼顾长远利益
B.留学事业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根本原因
C.建立起了成熟的留学生教育体制
D.留学教育显现出冒进、速成的缺陷
2020-12-08更新 | 2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D.佛学诗词的兴盛
2020-02-02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