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7 题号:12422114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派对道德在政治上的作用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德与刑是主从、主辅关系。下列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是
A.“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B.“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C.“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荀子·富国篇》中提到:“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礼法并用缓和阶级矛盾
B.礼乐并用维护儒家思想
C.礼法并用维护封建等级
D.战国时期阶级矛盾尖锐
2017-10-29更新 | 1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
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2016-12-13更新 | 1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面是清朝人所绘的《孟子圣迹图·扩充仁心》,其表现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情景。据此推知,孟子的治国思想应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礼法并施D.无为而治
2021-12-30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