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陈旭麓认为,“它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那个时候的中国多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它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材料中“它“指的是(  )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扶清灭洋”
2020-03-04更新 | 1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世纪中期面对中外变局,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两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中国“富强”的“本源之计”在于循习“西洋政教”,他还批判了传统士大夫“中国有道夷狄无道”的观念。这一认识
A.表明晚清政局出现新的变化B.促使先进分子关注西方制度
C.标志着清政府改变了外交策略D.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
2021-03-19更新 | 3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世纪末,张之洞在《劝学篇·序》中说:“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在《劝学篇·外篇》中则引用一些儒家的经典,说《易经》即有“穷则变,变通尽利,变通趣时,损益之道与时偕行”的思想内容。这反映出张之洞(     
A.突破中体西用思想B.以托古改制挽救清朝统治
C.救亡思想新旧杂陈D.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2023-05-14更新 | 5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