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文学成就 > 从《诗经》到唐诗 > 唐诗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393 题号:12731732
杜甫遭逢乱世,目睹世间疮痍,大声疾呼:“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这体现了杜甫
A.对社会生活细致描绘B.突出表现自我的价值
C.对统治者无能的鞭挞D.强烈的现实主义态度
【知识点】 唐诗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1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全唐诗》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这表明唐代
A.诗歌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完美B.市民阶层的兴起
C.诗歌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繁荣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2022-02-15更新 | 2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在唐朝存在的290年里,从帝王、宰相、官僚、文人到和尚、道士、歌妓,都有诗作存世。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考试以诗歌为主
B.政府极力排斥其他文学形式存在
C.诗是流行的文学体裁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2019-10-05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