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 魏源与《海国图志》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1 题号:13003457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遭到多数官僚士大夫的非议,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到维新变法时期,《海国图志》成为公私学校的考课题目。这种变化说明
A.清朝政府力图限制变法的规模
B.维新派侧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开眼看世界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D.国人学习西方的意识逐步增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的观点,这些观点都与“中国梦”有关。对于这些“中国梦”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人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梦”
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强国梦”
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2019-05-26更新 | 2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所谓“蛮狄羌夷之名”,指的是那些居住在中国周边而未知“王化”的少数民族,而不是来自欧美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外国人,他们是天下“奇士”,域内“良友”。据此判断
A.魏源的认识有别于传统华夷观念B.清政府开始了师夷的具体实践
C.中国人的观念带有崇洋媚外色彩D.士大夫主张师夷制夷以夷变夏
2020-02-06更新 | 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鸦片战争的阵痛使探求御侮之道成为时代主题。林则徐等人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积极著书立说,翻译外国书籍到1861年仅世界地理著作就多达22部;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开始探讨英国强、中国弱的原因,提出自守、师夷、攻夷、款夷之策。材料反映了(       
A.列强侵略迫使学术视野拓展B.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发生动摇
C.知识分子积极研究世界地理D.积极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020-06-1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