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大众传媒的变迁 > 报刊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8 题号:13283541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材料可看出其办刊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生活.B.报道国内外大事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9-10高一·内蒙古包头·期中 查看更多[60]
【知识点】 报刊业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清末戏子杨月楼与富家女子私定婚姻,但是女方家庭从中作梗,利用官府势力将杨月楼打入大牢。《申报》自报道该案起就把处理该案的县令作为抨击对象,批评他无理无据乱判案,从而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这主要说明《申报》
A.注重重大新闻报道的连续性
B.发挥了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
C.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D.以维护民众利益为办报宗旨
2019-05-03更新 | 1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10年11月,御史温肃上书要求严定报律,认为报纸“怀诈挟私,生心害政 ……为逆党之喉舌……近年以来人心浮动,如饮狂药,谁实使然?半由报纸煽之也。”这表明近代报业(     
A.鸦片战争后由国人拉开序幕B.为政府所控制,是政府的“喉舌”
C.对普通民众的影响非常有限D.是先进国人宣传民主思想的有力武器
2022-11-01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D.报纸进一步开启了民智
2015-01-29更新 | 3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