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全国 高三 单元测试 2021-08-27 2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列竹枝词反映了某一时期的现象:“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需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一历史时期是
A.清朝初期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初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重庆专门批发洋布的商店就有27家。而地处中南部的湖南省在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里,服饰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表明
A.重庆成为西方侵略的重灾区B.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具有不平衡性
C.我国中部比西部地区发展缓慢D.湖南没受到西方经济侵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19世纪60年代,某旅客从天津到上海途中所看到的餐饮情况: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传统观念的崩溃B.政府部门实际操控
C.西方文明的影响D.社会生活完全西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礼仪逐渐被鞠躬、握手取代。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B.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C.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D.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1906年,上海报界在张园举行立宪庆典,潘月樵、夏月珊等在庆典上演出了《爱国青年》一剧。观者群情激昂,“时而叹,时而泣,时而怒骂,时而泪涔涔下。”这说明当时上海
A.戏曲的社会功能发生改变B.观众戏曲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C.文化界普遍支持新政实施D.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晚清民初的北京,“向日请客,大都同丰堂,会贤堂,皆中式菜馆。今则必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在天津、重庆、广州、长春、沈阳以至一些中小城镇,也有了一些西餐馆,并抢走了中式餐馆不少“人气”。这反映了当时
A.西餐成为人们消费时尚B.上层人士追求奢侈消费
C.传统文化遭到人们摒弃D.欧美主导国内消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将名单送至天津,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些现象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C.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D.近代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西方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民国以来,人们将这两种颜色中和,出现淡粉色礼服。此外,皇家专用的黄色因温暖明亮而深受女性喜爱,也成为民间婚礼礼服的色调之一。这反映出当时婚俗的突出特点是
A.礼仪文明着装规范B.革故鼎新仿效西方
C.新旧并存中西杂糅D.删繁就简移风易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近代上海出现了大量以欧美国家人名命名的路名,如“戈登路“赫德路”“哈同路”。辛亥革命后,河南新成立了博爱县、民权县。新中国成立后,新地名随之大批出现,如和平路、人民路、建设路等。上述材料传递出地名
A.折射出时代的价值追求B.承载着历史变革的信息
C.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D.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这说明
A.中国的科技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C.“师夷长技”始终是学习西方的首选D.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促进科技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从19世纪中叶近代交通工具在上海出现开始,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近代交通工具才开在上海地区的运输业中占据主流;在长达80年的交通近代化进程中,不乏洋人私建——政府拆毁再重建的工程案例。这一进程折射出
A.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中心B.列强侵略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C.社会生活方面的半封建特征D.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根深带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894年,全国官、商各(电报)线总计约达46492里,基本形成了一个“东北达吉林、黑龙江俄界,西北则达甘肃、新疆,东南则达闽粤台湾,西南则达广西、云南”“殊方千里,呼吸可通”的电报网。该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A.民众生活的需求B.西学东渐的影响
C.西方经济的刺激D.洋务运动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清末《津门杂记》中有诗云:“报单新到火轮船,昼夜能行路几千。多少官商来往便,快如飞鸟过云天。”这说明
A.铁路的重要作用为人们认识到B.科技发展改变国人生活观念
C.通讯事业发展便利了信息传播D.轮船快捷方便受到时人称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淞南梦影录》对19世纪晚期传入中国的某近代文明设施有这么一段描摹:“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二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则迥不相同,传递之法,不用字母拼装,只须向线端传语。”文中所言“文明设施”
A.由美国人摩尔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
B.与此相关的海底电缆线横跨大西洋铺设成功
C.促使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话线
D.1882年传入中国,民国时相关业务得到发展
2021-06-07更新 | 281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清朝光绪二年,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中描述:“旁围竹篱,中心五尺许方木横排,相离二尺许,上钉铁条二,连接不断。车用四轮,轮边中空外实,……一辆带坐车八九辆,每辆约坐三十人,行时风驰电掣,瞬息往回,较轮舟尤速。”材料描述的事物是
A.汽船B.自行车C.火车D.有轨电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6. 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这表明,新式交通的发展(     
A.开启了西学东渐B.消弭了城乡差距
C.推动了思想启蒙D.加剧了城乡互动
2021-02-14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预热卷历史试题(湖北地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有媒体这样评论“马云左手一个阿里巴巴,右手一个海宝网,口袋里装着支付宝,包里还夹着雅虎中国。从无到有,从C2C的阿里巴巴到B2B的海宝网,从‘天下无贼’的支付宝到最著名的网站之一雅虎中国,马云建立起了一个立足全球的互联网帝国”。马云的成功在于个人,更在于时代。其时代因素不包括
A.全球电子商务繁荣时代的到来B.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C.互联网使得信息交流更为快捷D.马云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1873年11月28日,《申报》以《记余杭某生因奸谋命细情》一文报道“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引发民众好奇。此后,《申报》连续跟踪报道该案,引发中外社会高度关注。最终清政府重审该案,使被告二人得以清白,涉案官员遭到严惩。该案的发展说明
A.《申报》以维护公义为己任B.舆论监督推动近代法治发展
C.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发生变革D.大众传媒推动社会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这是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境符合1943年的历史和民众生活实际的是
A.谭先生看报纸了解重庆谈判进展
B.张女士观看上海电视台综艺节目
C.曹先生听电台广播关注抗战时局
D.夏先生在影院观看电影《红高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1913年,梅兰芳受丹桂第一台戏院经理许少卿邀请首次赴上海演出,丹桂第一台戏院提前半个多月就开始在《申报》上刊登广告,此后《申报》对梅兰芳的演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持续的宣传报道,梅兰芳逐渐受到了上海观众的热烈追捧。这反映出当时
A.广告成为娱乐宣传的主要方式
B.商业营销冲击民众的价值观
C.大众传媒提高了戏曲的影响力
D.民国前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城市生活方式受互联网影响
C.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D.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材料可看出其办刊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生活.B.报道国内外大事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2021-06-27更新 | 248次组卷 | 60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09-201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1984年,电影《雅马哈鱼档》风靡全国。影片讲述了阿龙、阿珠等待业青年合伙经营“雅马哈鱼档”,靠着自谋职业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故事。电影采用纪实性手法,取景于当时广州的街头和市场。1985年,该影片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据此可知,这部电影
A.主题思想具有前瞻性B.拍摄方式首创了纪实性的手法
C.剧情取材于国企改革D.内容展现了广州扩大对外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催生了网约“垃圾上门回收员”这一职业。客户在线上预约后,线下回收小哥可上门“取件”,废旧报纸、纸箱、塑料瓶、大件家电、碎玻璃等都可免费上门回收。材料表明互联网
A.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甲午战争前夕,民间商报《直报》已开始反思洋务得失,提出废科举、设议院等多种维新主张。《直报》还抨击清廷对北京强学会的弹劾,利用读者来信为维新造势、转载中外新闻、代售进 步书籍。据此可推断,《直报》
A.成为宣传维新进步思想的阵地B.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份商业报纸
C.是维新派创办的理论宣传工具D.宣传的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镖局的源头之一是明万历末年至崇祯初年,到松江府贩卖标布的“标客”与“标行”。商旅给镖局交纳一定的保险金,镖局便会派镖车护送旅客出行。随后镖局开始代运现金,以解决商人携带现款的困难,并由此衍生出票号。中国传统镖局的出现,一是因经济长足发展而带来的自由商旅时常结帮远行天下,二是因商人经商途中会遇到劫盗。前者是经济的繁荣与发达,而后者是为保证旅途的安全。两者的自然结合,方有镖局的诞生。

——摘编自陈宝良《中国古代镖局的起源及其兴盛》(有改动)

材料二   1896年大清邮政开办,新式邮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同时也满足了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鸦片战争后,列强借口便利本国侨民通信:擅自开设了各自的邮政机构:客邮。1906年外国在华客邮有65家,1915年增至344家。客邮的设置严重侵犯了中国邮政主权。1914年中华民国加入万国邮联,国际邮件可以直接传递,无需再借助客邮。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撤销客邮",1921年外交部正式照会美、英、法、日四国,撤销各国在华客邮。

——摘编自胡中升《中国近代新式邮政兴办成功的原因探析》(有改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代镖局与近代新式邮政体现出的不同特点,并简析中国在近代不断争取邮政主权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江村,真正使夫家接受过门媳妇的是她能为夫家生育男婴。媳妇在用餐时坐下首,或不上桌。她受到伤害时的中诉,只能通过丈夫或娘家转达。妇女可以售生丝,但必须把钱交给家长。媳妇的私房钱很少,且总是受到婆婆的严密监视。

——摘编自费孝通《江村经济》(1939年出版)

材料二:在1930年代初的上海,部分工人家庭还有小部分的学费或书报费支出。单身女工爱到大世界游玩。在她们眼里,出了两只角子(引者注:角子是旧时通用币值一角、两角小银币),从白天一两点钟可以白相(引者注:上海一带的方言,意思是。)到夜里一两点钟,再便宜也没有的了。而且里面花头来得多。上夜校是女工业余生活的主要选择之一。这使她们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藉以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

——摘编自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

材料三:我国民法典特别是其中的婚姻家庭编秉持了新中国民事立法,特别是婚姻家庭制度所固有的男女平等理念,延续并丰富了1950年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以及2001年婚姻法修改有关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规定,注意到并以具体的制度措施排除男性中心文化对实现婚姻家庭领域男女实质平等的不利影响,加强了对现实婚姻家庭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的特殊保护,这必将为保障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摘编自李明舜《民法典妇女权益保护条款专家梳理与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及周边地区妇女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建国以来我国对妇女权益保护的认识。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变迁

时间主要流行社会称谓语
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老爷、少爷、太太、小姐、先生、丫鬟、经理、掌柜的等等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老革命、老八路、同志等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师傅、走资派、黑五类、社员等等
20世纪8090年代老板、先生、女士、股民等等
21世纪莱鸟、亲、丁克、粉丝等等

——摘编自高剑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与发展》、吴维《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以上时期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史论结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2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3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4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5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6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7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8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9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00.65邮政和通讯单题
11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20.65邮政和通讯单题
130.85水运与航空事业的发展单题
140.4邮政和通讯单题
150.65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单题
160.4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单题
170.65互联网单题
180.65报刊业单题
190.65广播、影视业单题
200.65报刊业单题
210.65互联网单题
220.65报刊业单题
230.65广播、影视业单题
240.65互联网单题
250.65报刊业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邮政和通讯
27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妇女解放与女权运动
三、论述题
280.4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