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 高一 期末 2023-03-16 1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左传·定公》记载,周初曾经俘虏了以职业为姓氏的工商业者。见下表
姓氏长勺
职业绳工酒器工陶工马缨工锉刀工、釜工篱笆工
这说明当时
A.姓氏与职业具备了必然联系B.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合一趋势
C.手工业生产已出现专业分工D.职业和身份已形成世代相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谷、瓜、葵、葱等多种作物与绿肥作物的轮作复种,称为“美田之法”;创建了“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粟的品种增至86个,水稻品种为24个。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
B.发展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C.农业专著纷纷出现
D.农业经济已全面领先世界
2023-03-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宋朝初年,政府虽然对东京城商业活动的“侵街”现象进行过干预,但屡禁不止。宋仁宗登基后,干脆将坊墙和市墙统统推倒,旧的坊市制度彻底崩溃。这一现象表明
A.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B.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监管
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D.商品经济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明中叶以后,原来不齿言利、不商贾的士大夫进入经商队伍,“弃儒服贾”“弃文从商”已蔚然成。这表明当时
A.商人政治地位提高B.社会世风日下
C.科举制度不受重视D.抑商观念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1493年9月至1496年6月,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第二次航渡美洲,随行的农夫携带了农具、小麦种子、葡萄藤、甘蔗苗等物品。据此判定,新航路开辟
A.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B.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C.丰富了欧洲的经济生活D.推动了新大陆的经济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先后有葡萄牙、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等国,在东半球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成立过东印度公司。这些殖民公司(       
A.名称都是源于各国把所发现地区当做印度
B.都反映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
C.对于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的作用
D.都是在19世纪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下解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超大企业在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说明垄断组织
A.推动了现代管理学的诞生B.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使企业生产的计划性增强D.克服了自由放任政策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茶文化,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茶叶税一度为封建政府重要财政来源。但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茶叶对英出口竞争力持续下降,以至逐渐失去自己的“江湖地位”。这反映了
A.中国政府不重视茶叶生产
B.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C.中国的自然经济依旧占主导地位
D.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由此可见
A.轮船招商局开创了股份制的经营形式B.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上影响显著
C.李鸿章办洋务是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D.中国近代企业盲目扩张现象较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52年,新中国在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明确五年的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工业的地区分布.应有利于国防和长期建设。这反映出新中国工业化
A.学习了苏联建设经验B.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C.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D.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984年10月,中央政府要求国企"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企业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自行决定用工方法和工资奖励方式。这些规定
A.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B.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发展模式
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凸显了企业职工的主体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的黑河、绥芬河和吉林的春、内蒙古的满洲里4个城市为首批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批准海南省建立洋浦开发区。推动这些决策作出的因素是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中共十四大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邓小平南方谈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下诏劝禁妇女缠足;民国成立后政府发布了包括劝禁纏足在内的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1928年统计缠足妇女的比例,湖北为59%、河北为50%、察哈尔(辖境含今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为53%。这表明
A.全国各地掀起社会改良的湖流B.沿海地区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
C.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比较艰难D.城市居民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近代上海的建筑物五花八门,有建筑博览会之称,各种风格的建筑,包括“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罗克式”“古典主义式”等,都随处可见。这说明,近代上海
A.崇洋媚外之风浓厚B.建筑受到西方影响
C.民众生活水平提高D.民居出现中西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清末《津门杂记》中有诗云:“报单新到火轮船,昼夜能行路几千。多少官商来往便,快如飞鸟过云天。”这说明
A.铁路的重要作用为人们认识到B.科技发展改变国人生活观念
C.通讯事业发展便利了信息传播D.轮船快捷方便受到时人称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通过“以工代赈”,美国在1933-1941年先后吸收了150万失业青年参与到国有林场、国家公园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从而使联邦政府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刺激了私营企业的发展。该举措也起着为垄断资产阶级养活和培训劳动力后备军的作用。据此可知,“以工代赈”
A.是解决失业问题最有效的措施B.对建立公有制经济意义重大
C.既立足于当时又利于后世发展D.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苏俄在1922年秋开始恢复谷物的出口,从当年的收获中出口了4000万普特,1924年初从1923年收获中出口了1亿多普特谷物,这主要得益于(       
A.国内战争基本结束
B.粮食税的有效实行
C.粮食征集制的实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2023-03-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1930年,苏联派遣大批工人和专家到外国去学习,美国一个巴尔的摩马丁机场就为苏联培养了14名飞机制造工程师。1936—1941年,苏联与美国公司签订了航空、石油、化学工程等部门的技术援助协定。苏联的这些做法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说明苏连接受了美国经济模式
C.扩大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
D.推动了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下表是根据《苏联共产党员决议汇编》一书统计的数据,以下数据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时间(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万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
192841.71.7
1930515.1321
19321508.561.5
19372281.2993.9

A.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B.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苏联封锁
C.追求高速度缺乏实事求是精神D.推动了农轻重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下表是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表中数据反映出
A.苏联经济改革略有成效B.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新经济体制效果显著
2021-05-24更新 | 59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5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
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
2019-10-23更新 | 1302次组卷 | 44卷引用:陕西省(全国II卷)百校联盟2019年高三TOP20九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球性“美元过剩”出现,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这表明(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C.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出现
D.各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
2023-03-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欧各国,曾经风靡一时的福利国家制度风光不再,成为砍杀的对象。这是因为福利制度
A.注重维护多数人的利益B.未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C.致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D.背离经济自由运行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1986年《单一欧洲文件》执行后,欧共体立法程序中超国家权限大增。执委会主席德洛尔于1988年7月在欧洲议会上宣布,10年后欧共体各国80%的经济、财政和社会立法将出自欧共体。此说法遭到了拥护政府间合作道路的各派人士的猛烈抨击。这一事件说明
A.欧洲一体化存在分歧B.执委会主导了欧洲一体化
C.欧共体矛盾难以调和D.欧共体发展损害国家利益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粵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6世纪,江南市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市镇涌现。其中,专业市镇占绝大多数,如松江府的朱泾、枫泾。据清人记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路坊、商贾悉从之”。市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手工作坊主及其雇佣的工匠是其人口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特点。
2023-03-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19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不同地区的动力使用情况表。

地区工厂数量(家)蒸汽动力(马力)水动力(马力)
北部地区934265136094
苏格兰12532002480
密德兰地区54438大约1200
总数111330151大约9774

——摘编自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760~1860

材料二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家民族纺织企业,资本3254.7万元,到1920年已增加到475家,资本8275万元。纺纱业在1913年共有纱锭65万枚,到1919年增至118万枚,同一时期,布机由2016台增至2650台。厂数和纱锭、布机数在短短几年内就超过以往20多年所有积累的两倍多。与此同时,广大农民织户纷纷破产,愈来愈多地变为向商人领纱织布、拿微薄工资的织户。如河北高阳的这种织户在1912年占全部织户的34.5%,到1917年增至69.2%。而少数资金雄厚的织户,则雇佣织工,扩大生产。一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工业动力的发展状况,并分析这一发展状况对英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中国民族纺织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其次,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1933—1937年仅因干旱而给予农场主的援助就达到10亿美元。同时,为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和农产品过剩等问题,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采取了退耕还林等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到1940年,新政把相当于1930年耕地面积1/6的土地从农业生产中撤出来,并予以绿化。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从而大大提升了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实力。

——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1961年春开始,广大干部群众突破“禁区”,包产到户这一新生事物又像雨后春笋一般,在我国广大农村冒了出来。这次最先开始包产到户实验的是安徽省。在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的支持下,到1961年10月中旬,安徽全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84.4%。此外,湖南、河南、浙江、贵州、陕西、甘肃、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河北、山东等省,也仿效安徽办法,推行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据统计,各地陆续发生的不同形式的包产到户或单干,约占全国生产队总数的20%左右。这次实验到1964年春结束,历时约三年,对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李杏、高其荣《20世纪60年代初期包产到户的历史定位》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摘编自马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的原因。
2023-03-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9.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至今仍处于ー个演化的过程中。这个演化过程的起点,大数可以进到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加快: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业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容许任何一个国家独立于全球经济之外,参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个博弈的过程。同时,参与全球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力弱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处于不利的地位。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
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世界史
4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官营手工业  商和西周单题
20.65水利、灌溉、施肥、育种单题
30.4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单题
4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5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60.85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7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80.8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90.8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100.65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110.65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五计划单题
12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30.85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14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5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60.85水运与航空事业的发展单题
17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180.65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单题
190.65苏联的工业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00.65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10.85赫鲁晓夫改革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赫鲁晓夫改革单题
220.85关贸总协定单题
230.6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240.85福利国家的出现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250.65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70.65短暂的春天
28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国民经济的调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90.65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