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练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练习题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09-07 6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表反映了1919年和1925年苏俄(联)农村每个成年人消费量的变化情况(单位:千克)。 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粮食
1919年18116.50.5
1925年22938.74.6
A.政府减轻了农民负担B.农业生产技术革新
C.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由此可推断(   
A.斯大林准确预见到了二战的爆发B.优先发展重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C.“通常的”指英日的工业化之路D.苏联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1926年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显示: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的财富达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的财富达3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仅占有8%的财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生产结构出现严重失衡B.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滑
C.生产和消费间矛盾激化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
2020-09-07更新 | 529次组卷 | 17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练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上台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反映出日本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B.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引导
C.积极扩大政府开支
D.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2019-07-02更新 | 378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的福利支出为20.74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8%;到80年代初时,福利支出685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6%。这种变化说明英国
A.国内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B.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C.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增强D.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共同摄制了二十四集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全景式展现新中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下表摘引了一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第一集新中国诞生
第二集敢教日月换新天
第三集
第六集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七集艰辛探索
第八集
第九集改革春潮

A.改革开放谱新曲大业奠基B.大业奠基伟大转折
C.伟大转折统一大业D.大业奠基融入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英国法国
1930年通过了《斯穆特 ——霍利关税法案》,将2 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1931年颁布 《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这些做法
A.践行了凯恩斯主义学说B.扩大了对外商品输出
C.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D.一定程度缓和了危机
2020-01-10更新 | 40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贸加速增长,向国外借款额增加,旅游业也敞开了国门,甚至同意外国以合资和其他方式直接在中国进行投资。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生动摇B.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与外国资本、市场的联系加强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
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
2019-10-23更新 | 1301次组卷 | 44卷引用:陕西省(全国II卷)百校联盟2019年高三TOP20九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计划经济国家开始拥抱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并从中分享贸易、跨国投资和技术外溢的收益。目前构成全球贸易总额84%的164个WTO缔约成员国中,超过半数是在1995年1月1日确定的创始成员国之后加入的。这表明
A.全球化扩大了多边治理体系范围
B.世界格局变化冲击了旧的经济秩序
C.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世界经济格局和权重发生显著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自从有了“美团”、“饿了吗”等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的时间。材料反映了
A.餐饮业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B.人们饮食习惯的革命性变化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人们饮食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2020-06-28更新 | 695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A.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
C.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D.发展“混合经济”
2021-12-16更新 | 3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021-12-28更新 | 23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协议确定浮动汇率,成员国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实现黄金非货币化,按照市价自由交易。该协议表明
A.资本主义经济已摆脱滞胀
B.凯恩斯主义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
C.原有的货币体系已经崩溃
D.资本主义各国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2019-03-10更新 | 728次组卷 | 23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债;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反映了
A.世界经济中心的兴替转移B.国际贸易机制的创新调整
C.资本主义经济的纵深发展D.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效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2019-03-03更新 | 1182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19. 美国自1991年4月开始,经济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增长幅度达到了4%,被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B.削减了政府开支
C.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
D.推行凯恩斯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现如今,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美国富国银行称网上房屋贷款批复业务只需50秒;而美国第一银行更宣称,网上贷款业务25秒即可办妥。这反映的网络金融的特征是
A.高效性和经济性B.安全性
C.协调性D.整体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23年,列宁向党内强调,资本主义文化是一种带有两面性的文化:它既有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进步性;又有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相连的局限性。这一认识
A.与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相适应的
B.深刻揭露资本主义文化的腐朽本质
C.促成了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解
D.表明俄共(布)放弃意识形态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次知识革命,主要依赖于人的知识创造,超越了有型的物质资源。美国通过知识开发和利用,一系列脱离传统工业制造范畴的高新技术和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加快了创造财富和资源的速度。苏联守着传统的工农业,和美国创造财富速度相比,犹如老牛拉慢车。材料说明了
A.经济结构的落后制约了苏联国力的提升
B.苏联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
C.教育的落后是苏联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历史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如图是从1929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图(横向数轴表达的是年份,纵向数轴代表的数据)。依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
C.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经济体制创新是美国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政府对各大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进行私有化,主要采取的形式包括整体出售,拆分售股给公司员工和上市三种:2010年,卡梅伦上台后,英国推动了所谓“二次私有化”进程。这些举措
A.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B.受到凯恩斯主义影响
C.降低了国家财政收入D.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
2020-02-10更新 | 2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美国优先”为口号打关税牌,对全球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并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反映了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B.全球化的大趋势出现逆转
C.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D.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
2019-05-08更新 | 651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当其他国家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下列最能体现上述材料内容的是,中国
A.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7. 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以来,发达国家一直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而当别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获益能力越来越强,并与自己发生利益分配冲突时,发达国家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这反映出
A.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发展的必备条件B.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更多
C.国际贸易中南北贸易冲突不可调和D.世界各国利益和机遇的不平衡性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在经历了1983年以来的经济低速增长之后,从90年代起,美国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经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征,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生产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这说明美国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C.政府的职能重新得到加强
D.经济发展得益于冷战结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9. 20世纪60至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1985年,美、日、英、法以及联邦德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发展深受拖累。最能从这案例得到的启示是
A.区域化集团要加强合作B.重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C.科学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全球化的总趋势是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193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向美国议员中学识最渊博的盲人参议员托马斯·戈尔询问对他废除金本位制的看法,戈尔冷冷地回答:“这是明显的偷窃,不是吗,总统先生?”下列阶层中,明显会支持戈尔的是
A.大资本家B.中产阶级C.工人D.农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2.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C.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
2020-01-08更新 | 48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年高三上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3. 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亚欧首脑会议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事关全球经济发展前景
B.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很难独善其身
C.中国、印度在建立新的金融秩序中起主导作用
D.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需要紧密合作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34. 二战后改善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材料三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赵可金《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2)据材料二,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政府为推行全球治理贡献了怎样的智慧?
2019-05-05更新 | 358次组卷 | 1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3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世界史
3
经济与社会生活
4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新经济政策单题
20.65苏联的工业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3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40.85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单题
50.65福利国家的出现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单题
6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单题
70.6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进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80.65经济危机的影响单题
9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10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110.85关贸总协定单题
12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单题
130.65互联网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单题
140.6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150.6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单题
160.6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170.65荷兰的殖民扩张  布雷顿森林会议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180.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单题
190.65“新经济”的出现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单题
20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210.65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新经济政策单题
220.6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30.6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单题
240.65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单题
25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260.6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单题
27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280.65“新经济”的出现单题
290.8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300.65改革开放进程单题
310.6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单题
320.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单题
330.65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40.4布雷顿森林会议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