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后练习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03-13 2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世界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如表展示的是1928-1937年苏联民众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由此可知
项目1928年1937年
民众消费情况分类市场上购买的消费87.1126
自产自销的消费35.625
服务业方面的消费11.119.9
人口指数11.09
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活力B.人口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
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新冠疫情爆发后,为解决学生不能到校上课的困难,贵州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空中黔课”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这种网络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反映了
A.网络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教学B.传统的教学方式毫无优势可言
C.互联网成为唯一的学习媒介D.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2020-12-15更新 | 1788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对图中曲线的解读有误的是
A.a反映了木材能源使用早,后来由于其他能源的出现比例下降
B.b反映了随着内燃机的创制,煤炭能源消费明显上升
C.c反映了由于交通工具的新发明,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D.d是核能消费,因为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四次工业革命比较研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空白处应依次填上
时期主要标志企业制度奖励与动机两权分离实质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计件或计时工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机械化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发动机、电动机和内燃机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电气化
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大公司固定+浮动薪酬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
21世纪初—至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共享网络物质+精神激励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经营权分离智能化

A.计算机——手工工场——工资+奖金——自动化
B.计算机——工厂——工资+奖金——信息化
C.新经济——工厂——按劳分配——信息化
D.新经济——公司——按劳分配——自动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下列关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经济独立   ②取得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③经济发展受到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   ④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1-03更新 | 649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练习-【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申请破产保护后,全球股市出现巨大波动,亚洲、欧洲各国股市纷纷下跌。这说明当今世界不断加强的趋势是
A.经济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经济区域集团化D.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国为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它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是
A.国际投资的发展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深入D.便利的交通
2020-10-22更新 | 743次组卷 | 20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9-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如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B.美国丧失了世界制造业的优势
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D.高新技术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2020-10-22更新 | 534次组卷 | 13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9-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20世纪60至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1985年,美、日、英、法以及联邦德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发展深受拖累。最能从这案例得到的启示是
A.区域化集团要加强合作B.重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C.科学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全球化的总趋势是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块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播种机正匀速前进。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定位功能,播种机沿预设路线自行作业。有了这种精准科学的方法,每千米播种偏差不超过2厘米,每亩地出苗率能提高10%。这体现的是
A.先进科技与农业的结合B.农业生产模式的根本变化
C.先进科技率先用于农业D.我国农业生产实现自动化
2020-10-21更新 | 41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6课现代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如图是从1929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图(横向数轴表达的是年份,纵向数轴代表的数据)。依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
C.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经济体制创新是美国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
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
2019-10-23更新 | 1301次组卷 | 44卷引用:陕西省(全国II卷)百校联盟2019年高三TOP20九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3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向美国议员中学识最渊博的盲人参议员托马斯·戈尔询问对他废除金本位制的看法,戈尔冷冷地回答:“这是明显的偷窃,不是吗,总统先生?”下列阶层中,明显会支持戈尔的是
A.大资本家B.中产阶级C.工人D.农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现如今,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美国富国银行称网上房屋贷款批复业务只需50秒;而美国第一银行更宣称,网上贷款业务25秒即可办妥。这反映的网络金融的特征是
A.高效性和经济性B.安全性
C.协调性D.整体性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20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曲折发展进程中,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20世纪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取得了什么成就?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真题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

2017-08-04更新 | 207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天津卷精编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工具。……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摘编自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从科学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两个方面,概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世界史 、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与社会生活
2
经济史(旧)
3
世界史
4
文化史(旧)
3,4,8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20.4苏联的工业化   斯大林模式 单题
30.85现代信息技术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4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5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6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70.8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80.85现代信息技术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90.85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单题
100.85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单题
110.8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12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130.6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单题
140.85关贸总协定单题
150.6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单题
16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80.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福利国家的出现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90.65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