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1-12 2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世界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史载,希腊城邦中的土地一般归公民所有;公民们平时务农、经商、做工和从事政治活动,战时应征从军,甚至作战所需马匹、甲胄、到盾等武器及给养、随从奴隶等,都需自己准备:而装备一个骑兵或重装步兵的费用相当高昂。材料表明,古希腊公民
A.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
B.公民身份是一种特权存在
C.参政受到财产的限制
D.民主权力服从于城邦防务
2019-05-24更新 | 413次组卷 | 20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两种文明本质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A.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体现了文明的多元特征,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主要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历史上某一时代农民的处境为:“必须负担力役和实物租税,不能任意迁徙或从事其他行业。耕种时由地主提供农具、种子、牲畜,农民无法自行决定作物种类,也不得任意在地主的池塘中捕鱼,森林中打猎。”这里的农民是生活在
A.二世纪初的雅典B.十一世纪的法国
C.十六世纪的中国D.十八世纪的英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下表为17、18世纪欧洲社会文化水平的情况表。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时间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
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
识宇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
(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
(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A.启蒙运动对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B.工业化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
C.启蒙运动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D.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舶来品、醋、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完善B.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C.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D.工业化食品改变了生活习惯
2020-11-10更新 | 244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表为工业革命前夕英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地理布局状况。此状况的出现
区域经济地理布局
英格兰东南部英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资金充足.商业活跃,传统手工业大多汇集在此。农业产粮区,人口密集。
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一带地处高原,气候多雨,多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煤矿储藏丰富.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

A.客观上促进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革新
B.促使人口大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流动
C.可能加剧英国的阶级矛盾和地区冲突
D.严重制约了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马克思指出:“1871年,欧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都没有占人民的多数。巴黎公社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应代表除了富有的资本家和地主以外的全体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应扩大革命的联盟力量
C.不可能在一个国家获胜D.面对的反动势力很强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美国内战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黄金时代到来了。在处置南部、安置黑人、制定关税货币政策、改革文官制度、反托拉斯、管理州际商……等重大国内问题上,国会和最高法院桴鼓相应(紧密配合),各显其能。国会立法,最高法院通过判例来加以补充或限定,行政部门则无所事事。这说明
A.南北战争削弱了美国政府的行政权力
B.总统失去了对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权
C.联邦制的实行未能保证国家高度统一
D.美国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如表所示为18801900年日本铁路开通情况。据表可知
时间国有铁路(英里)私有铁路(英里)私有所占比重(%)
1880年9800
1884年1828130.8
1888年50640644.5
1892年551132070.6
1896年632187574.8
1900年950290575.4

A.日本国营企业的主导地位已丧失B.明治政府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
C.民间资本助推了日本交通近代化D.日本的铁路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下边漫画中拥抱在一起的是希特勒和斯大林,斯大林手边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奸笑着的希特勒正往斯大林背上插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该漫画意在
A.展示现代主义艺术手法B.说明战争的残酷性
C.批评苏联的消极备战D.揭示苏德协议的实质
2021-05-13更新 | 55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
观点学者
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承担主要责任竺培芬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沈志恩
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陈亚峰
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致使冷战不可避免张华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美苏冷战的发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B.美苏两国应该对冷战发生承担主要责任
C.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
D.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
2020-06-1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型国家的发展同步测试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表是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表中数据反映出
A.苏联经济改革略有成效B.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新经济体制效果显著
2021-05-24更新 | 603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5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二战后,由于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国际社会开始用"第三世界"来称谓这类国家群体。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这一术语使用频率明显减少,学术界为此引发一场第三世界是否存在的讨论。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已基本结束,国际社会以发展中国家的术语代替了第三世界。其原因是
A.这一国家群体已经不再存在B.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首要问题
C.国家间不再有意识形态分歧D.不同性质国家实现合作共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如图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阶段①一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减少
B.阶段②一出现“滞胀”、物价下跌
C.阶段③一国家大规模增加福利支出
D.阶段④一一处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021-10-28更新 | 620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下图是刊登在2007年《国际先驱导报》上的一幅讽刺漫画。它反映了美国
A.虚假的民主,真实的独裁B.强权政治,唯美国马首是瞻
C.顺美国者强,逆美国者弱D.霸权衰落,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概况

第一次15401620年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天文学家布鲁诺等,他们都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意大利成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文化中心
第二次1660年至1750年,英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这时英国拥有的杰出科学家人数占世界杰出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占世界的40%以上
第三次第三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760年至1840年之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做出的重大科学发明占全世界发明总数的40%以上。这一切足以说明,法国已完全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第四次第四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8401910年之间。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美、法、英、德四国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数目分别是:美国33项、法国75项、英国106项、德国209项。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加速了德国产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强国。这些标志着德国在科学尖端领域已全面地超过了英法
第五次第五次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1910年之后。1945年美国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46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8年美国人造卫星也上了天,使美国科学技术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摘编自张文彦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并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知识予以分析。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8. 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

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迅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沙逊集团抛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沙逊集团通过汇出利润和两次撤退,将其从中国聚敛的财富大部分输出国外,在华总共赚取利润大约3亿两左右。

——摘编自张仲礼、陈增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


(1)评析《沙逊集团在旧中国》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采用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对于研究列强殖民史的史料价值。
2021-03-18更新 | 753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部分立法情况

1874年《工厂(妇女健康)法》获得通过。

1883年《工厂与作坊法》出台。规定:白铅工厂必须具备“通风设备、带盥洗室的宿舍、带有冷热水的女性浴室、舒适的餐厅、全套的工作服及口罩、工厂所有员工可随时饮用的充足的酸性饮料的供应”。

1889年8月30日,英国议会出台《棉布厂法》。该法案关注棉布行业中有害健康的潮湿、蒸汽等特殊问题。

1891年通过《工厂与作坊法》。明确规定:任何工作场所不得出现危害公共健康的恶臭或秽物,也不得违反此前法案关于整洁、通风、宽敞空间以及粉刷墙壁等方面的规定;经英国内政部授权,视察员可随时进入各类工作场所,如发现工厂或作坊中存在违规行为,将协同各地卫生部门进行查处;在规定期限内未做出整改者,将被处以每天10先令的罚金。

——据刘金源《19世纪后半叶英国工厂立法的演进》整理


概括材料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严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史学热点、世界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论述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7,8
2
史学热点
3
世界史
4
文化史(旧)
5
经济史(旧)
6
经济与社会生活
7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20.4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30.65西欧封建庄园及封君封臣制度单题
40.4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单题
50.4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单题
60.4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单题
70.4巴黎公社爆发的背景、过程和措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单题
80.4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美国内战 单题
90.4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单题
100.4二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110.65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单题
120.85赫鲁晓夫改革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赫鲁晓夫改革单题
130.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单题
140.4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单题
150.65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单题
二、论述题
16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蒸汽时代”的到来  电气革命  现代信息技术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70.65文艺复兴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180.4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90.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