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366561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开元十七年时,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而两监(指长安、洛阳的国子监)仅一二十人,而“流外入仕(即未被编入正式官职,但任满一定年限之后,经过考试合格,授予官职)诸色人等”,则有两千人之多,又是明经、进士的二十倍。唐朝政府的这些做法
A.说明明经、进士是当时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
B.标志着等级秩序森严的贵族政治趋于瓦解
C.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政府吏治的状况的改善
D.表明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有浓厚的儒家特色
2017-07-03更新 | 6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强调
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日本缺乏实行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2017-09-01更新 | 4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
A.平民弃儒从商现象的普遍
B.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
C.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
D.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
2019-05-14更新 | 4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