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法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3 题号:14056255
韩非子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由此可知,韩非子认为
A.法治优于德治B.德法兼用可治国
C.先遵法后重教D.法治易产生暴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家主张按法律进行惩罚,辅助礼制B.法家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
C.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D.法家提倡重农,抑制工商
2021-05-30更新 | 6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故治民无常,惟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这体现了
A.主张“无为而治”B.重视道德与人伦
C.强调制度与秩序D.法治要进化发展
2021-12-09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与该思想可能源出一派的主张是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C.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2017-11-09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