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4150336
孔子在政治上尊崇尧、舜、文、武、周公,赞扬西周的制度,认为大至国家,小至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以一定的伦理来维系,但他的主张在他周游卫、宋、陈、蔡、楚等 国时均不被采纳,很多国家却自然而然地实施了以法治国的方针。这主要由于
A.儒法相驳而不兼容B.克己复礼违背民意
C.崇尚法治符合潮流D.法家思想卓然出众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对“天”的评价正确的是(     
A.内涵一样B.相互矛盾C.内涵不同D.充满迷信
2022-08-04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017-10-12更新 | 1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发端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痕。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④“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④②①
2020-03-27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