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2 题号:14228727
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说“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这主要说明
A.分封制崩坏违背了历史进步B.战国时期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C.各家在治国思想上大同小异D.民本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认为,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孔子还说:“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使唤人。”由此可见,孔子
A.重视将“仁”付诸实践B.迎合了当政者的需求
C.意在构建平等的社会秩序D.率先倡导社会责任意识
2021-02-06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精辟睿智的箴言,至今仍有启迪。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B.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荀子
C.孟子、朱熹、李贽、黄宗羲D.朱熹、王夫之、顾炎武、董仲舒
2020-10-15更新 | 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表是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一些政治主张,这反映出他们
孟子“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墨子“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关注当时社会现实问题D.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2022-11-23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