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4890563
东晋高僧慧远和尚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说道“佛经所明,凡有二科……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这体现当时佛教
A.意图调和世俗与宗教的关系B.承认皇权对佛门弟子的统治
C.原始教义已经现重大变化D.已经弥合与传统礼制的差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佛像在隋唐以前是额宽鼻隆,眉眼细长,头发呈波浪状,具有印度风格。至盛唐时则发展为面容典雅丰腴,含蓄飘逸,具有中国特点。这一变化反映了(     
A.佛教文化趋向本土化B.中外艺术风格多样
C.三教并行局面的形成D.佛教吸收儒家思想
2023-11-25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619年唐高祖下诏: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止。据此可知当时
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B.儒学正统地位完全丧失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既尊崇道教也信奉佛教
2021-12-25更新 | 2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学者考证,先秦两汉时期《诗经》的著述有54种,魏晋南北朝时期有112种。直到唐太宗诏令颜师古校定经书文字,历经20多年修撰成《五经正义》,完成了包含《诗经》在内的五经内容上的统一,“由唐至宋,明经取士,皆遵此本”。唐太宗这种做法(       
A.利于强化儒学的政治功能B.旨在推动唐朝文化发展
C.促进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2022-07-01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