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民族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4908614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反映出
A.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C.民族认同观念的强化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知识点】 民族主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12年,孙中山提出: “族无分乎汉、满、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 1919年之后,孙中山主张“举汉、满等名称尽废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这表明孙中山(     
A.民族自治的构想逐渐成型B.民族国家构想不断发展
C.强调各族人民有平等民权D.五族共和思想日益成熟
2023-08-04更新 | 2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称周边少数民族为蛮夷。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如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表明当时
A.各国严守西周的礼乐制度
B.华夷之间的差别完全消失
C.民族融合消解了政治纷争
D.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
2019-07-11更新 | 1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12〜1919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共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而1939年一年则达到372条。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民族文化研究日趋深入B.三民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C.对日作战进入反攻阶段D.民众民族意识逐渐高涨
2020-07-04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