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孙中山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4 题号:154111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也,善恶之心,人皆有之,义也,恭敬之心,人皆有之,礼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智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非施尔也。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引自《孟子·告子上》《孟子·离娄上》等

材料二   吾国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俱已成功,唯社会革命尚未着手。故社会事业,在今日非常要紧。诚以中国四万万人析之,居政界者,多不过五万人,居军界者,多不过百万人,余皆普通人民。是着眼于人数,已觉社会事业万万不可缓办。前者乃牺牲自由之事,后者乃扩张自由之事,二者并行不悖。仆此次解职,即愿为一人民事业之发起人。

——引自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解职之后湖北各界代表欢迎会上演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指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指出孙中山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并写出“种族革命、政治革命”与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对应内容。列举孙中山为实现其“愿为一人民事业之发起人”的意愿而从事于“社会事业”的若干设想或表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历史上,无论中国传统思想还是西方传入的思想,都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以“礼”和“仁”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及其理由。结合上述材料,依据董仲舒、梁启超的主张和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取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有人认为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对西方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请用材料三予以论证。后来孙中山又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回答后者与前者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材料四:
会议时间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经历了照抄照搬到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和评价这一转变。
2016-11-27更新 | 3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梦想成就未来,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各种救国梦应运而生,但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选自严复《辟韩》(1895年)

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社会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三   “新年的梦想”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

——(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西洋之民”和“中国之民”的是有本质区别的,他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据材料二,概述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及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东方杂志》进行的“梦想”调查对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和“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概括分析其必然性。(任选其中一个梦想来分析)
(3)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什么时期,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2018-10-28更新 | 1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及派别对李鸿章评价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物、派别评价
谭嗣同办洋务至精至当,惜晚节不终。
光绪帝赐与“文忠”谥号,赞其“平发剿捻”“削平巨寇,光复中华”, 尤其赞誉其在庚子事变中,通过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灭的功绩。
革命派称其汉奸,认为其只能保护满洲朝廷的利益,而不能为国扩其利益。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翦伯赞(1945年前后)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代言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代言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同派别(人物)对李鸿章所做评价的原因,并概括影响对李鸿章评价的因素。
2020-09-27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