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表是不同史籍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现象的记述(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出处记述
《诗经秦风无衣》“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
《淮南子主术训》“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
《汉书地理志》“(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A.尚武思潮开始萌发B.时代风尚奋疾勇进
C.国家统治崇法抑儒D.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2021-09-08更新 | 3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其中儒家和道家,一个主张有为,一个主张无为,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能证明上述结论的是
A.都反对一切变革
B.都主张礼乐反对争斗
C.都具有复古主张
D.都没有被统治者采纳
2019-01-04更新 | 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春秋到汉初的学术发展,从“百家争鸣”历经“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基本特点是
A.平民地位提升B.学术独立自由
C.文化多元发展D.思想趋向统一
2019-12-09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