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7 题号:16099946
孔子倡导正名是有其现实原因的,其目的是强调人们(主要是为政者)要主动约束自己的欲望以符合自己的“名分”,而非简单地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据此可知,孔子倡导“正名”
A.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B.突出强调人的主动性
C.维护了贵族政治特权D.体现了古代民本思想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       
A.自强不息B.厚德载物C.崇德尚贤D.天人合一
2022-05-09更新 | 6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论语》里孔子弟子子贡讲了一段话。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下面哪种说法与子贡所讲的涵义相一致
A.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D.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2021-04-12更新 | 3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下列选项与材料中所表述的中心意思相符合的是
A.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18-04-13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