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3 题号:20180097
宋初,朝廷虽在镇寨场普遍设有掌管专业事务的厘务官,但服务官不管理民众。随着镇寨场规模扩大、人口流动性增强,朝廷增设“烟火公事”来管理一般日常民政事务。这说明宋代(     
A.社会阶层流动更加频繁B.地方行政制度出现大变革
C.政府重视基层社会治理D.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尖锐
2023·四川南充·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明清时期,士绅家族作为收捐征税的媒介,也给农民作中间人,他们在执行官吏压迫农民的任务时,也能减轻官员的压迫。地方官吏在应付水灾、饥荒或早期叛乱以及众多的轻度刑事案件和公共建筑工程时,都需要士绅的协助。据此推知,明清士绅阶层
A.保证了中央王朝垂直领导B.填补了政府与社会的真空
C.消除了地方分裂潜在危机D.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2022-01-04更新 | 3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黄仁宇指出,随着战国末期铁器业的出现,上层社会的繁复程度增加,但是,几百年后中国官员仍然使用传统的地方管理方式,这就需要整个帝国在农民大众之中构建基层组织,无过于提倡家族团结。该学者意在强调
A.官僚政治形成助推基层治理B.社会生产力发展提升治理能力
C.中央集权的加强具有必然性D.纲常伦理成为维护统治的选择
2022-01-03更新 | 2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
A.管理职能多样化B.是游牧经济的真实体现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是全国性耕作互助组织
2020-10-23更新 | 3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