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65 题号:21364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该章程强调中国史“当专讲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

材料二: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大纲认为:

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

第二,“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

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

材料三: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史部分构建了这样一个体系:

主线: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

两个方向:人类历史可从纵向、横向进行研究。纵向系统以时间为序,横向系统反映地域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至关重要。

三个阶段: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勾勒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1)依据材料概括《奏定中学堂章程》体现的历史教育特点。

(2)新中国的历史教育体现了怎样的史观?试析新中国形成这种史观的原因。

(3)2011年版课程标准体现了怎样的史观?据此史观,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起点时间和代表事件应该分别是什么?简析其主要依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发展教育。西周时期就有“学在官府”之说,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均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官学与私学的发展为科举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877年,为了实现建设一所“真正的大学”的梦想,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正式合并,宣告日本第一所国立近代大学——东京大学正式成立。东京大学成立之初,首先模仿的是德国大学的制度模型,但在理念上传承的却是英国大学的“培养公民”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又借鉴美国大学的组织结构与学院理念。1886年东京大学更名为帝国大学,颁布的《帝国大学令》规定了“国家的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但1890年颁布的《教育教语》则将“军国主义”确立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日本整体教育目标。

——编自金龙哲、王东杰《东京大学》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了教会学校、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20世纪50年代,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东京大学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政策。
2022-08-30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教育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2年6月11日英文馆正式开课。不久学馆定名为“同文馆”,亦称“京师同文馆”。1876年正式规定除了英、法、俄、德等外语,学生还要兼习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航海测算、万国公法、政治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以及译书等课程。后又添设格致馆、翻译处、东文馆。这样,同文馆变成了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多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同时一批军事学堂也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洋务时期的教育从哪些方面突破了封建教育桎梏?

材料二袁世凯出于复辟帝制的需要,极力推崇孔孟之道,恢复封建教育的核心—尊孔读经。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议决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国民教育宗旨,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政治下的教育思想,此教育思想完全符合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这种社会思想促使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民主科学的社会思想进入中国后,与传统专制主义形成截然对立,提倡“个性解放”,人人平等,直接促使教育个性化、平民化的发展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舒新城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教育宗旨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1952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中华民国时期效仿英、美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这场教育体制改革,史称“院系调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

(3)根据材料归纳50年代初新中国“院系调整”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此特点的主要原因。

2018-02-01更新 | 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材料二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

(3)综合二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古今中外在人才选择上的共同取向。

2018-01-29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