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2654655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D.三纲五常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化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2018-10-19更新 | 1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国庆六十周年献礼上,成龙演唱的《国家》有句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反映了家国观念已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下列描述没有涉及家国文化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修身治家平天下”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010-05-25更新 | 8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获罪于天,不可祷也”B.“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C.“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D.“不语怪、力、乱、神”
2018-05-12更新 | 4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