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法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3136943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B.许多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020-10-21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韩非子说,商鞅的军功爵制把斩杀敌人首级和官职及爵位相联系,结果是有无治国能力的人都想杀敌立功,如此即可谋得官职,少数甚至能跻身于统治阶层。让有勇气和力量的人去担任需要智慧和才能的官职,就如同让杀敌立功的人去当医生和工匠一样。由此可知,韩非子
A.重视对儒学理念的借鉴B.迎合了王权强化的时代诉求
C.认识到军功爵制的弊端D.要求选官制度的全面调整
2021-11-22更新 | 2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2017-10-22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