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 “蒸汽时代”的到来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4541771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领引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列举三项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1897年《伦敦新闻报》
(2)蒸汽机和电力分别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怎样的时代?各举一例证明蒸汽机、电力“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材料三: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新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滋·墨菲((亚洲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8世纪中国科技与西方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儿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 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897年《伦敦新闻报》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蒸汽机和电力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2016-12-12更新 | 1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性发明是什么?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对应的核心动力分别是什么?
(3)从生产组织和世界市场两方面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2022-04-28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6世纪中期,德国更多的学生寻求在法学和神学上的专业训练,进入高级学院的学生增加了。从前神职人员不需要也不要求从神学院毕业,如今渐渐成为新教神职人员必不可少的要求,这同新教教会的性质和重视教义的解释有关。法学的地位也由于世俗政权的需要而大大增强了。然而,医学和自然科学在大学仍是无足轻重的。此时的大学虽然智力水平多少有所提高,但仍赶不上当时一般智力水平发展的速度。当时数学和自然科学仍被排斥在大学之外。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著名科学家的成就都是在大学之外取得的。
17世纪中期,大学不再是进步的机构,而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教育机构,1700年,德意志各邦共有28所大学,其中许多生源不足,难以运转。在18世纪末,大多数德国大学被描绘成主要由卖弄学问的人所占据的机械辩论的场所。有的科学家要求取消大学。德国在18世纪经历了两次大学改革运动,但仍不尽人意。
19世纪初,威廉·洪堡等人推行的大学改革成就显著。他推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创立了德国式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专精的知识,而且富有科学研究的精神。比如: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6世纪中期和17—18世纪德国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客观原因。
(2)依据材料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2013-07-22更新 | 9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