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5 题号:5045730

2016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

——全祖望《题真西山集》

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三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进步而道德滑坡,再兴儒学成为时代需要。国际社会儒风大兴,纷纷建立“孔子学院”,新加坡在80年代将现代企北管理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儒学相结合,发展新儒学,这给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以不少启示。1995年,《中华儒学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儒学与企业管理》《儒学与现代公关》《儒学与生态环境》等。电视、网络等媒体也纷纷介入新儒学的建设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宋儒是如何对待“佛老之学”?这导致了宋代儒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代振兴儒学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规则和制度无处不在。人们制定和遵守规则制度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破坏规则和制度则是为了有所突破或另有它图。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它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三   安倍卷土重来,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欲望,试图实现5年前的未竟之志,而其最大心愿就是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让日本摆脱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所谓“战后体制”束缚,实现“国家正常化”。
——《京华时报·更保守的安倍会将日本带向何方》(2013.6.27)
材料四   近日欧盟理事会以及欧洲议会联合修改了欧盟反倾销基本法中关于市场经济待遇调查的规则。其突破口在于被调查商品出口国企业能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而美国、欧盟等均将中国的国有企业视为中国政府的公共机构。中国反倾销之路很难走。
——新浪微博(2013.7.10)
(1)材料一中孔子维护的是什么秩序?宋代理学家是怎样发展这一规则的?
(2)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两大势力争夺规则制定权?其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战后体制”指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为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采取了哪些行动?
(4)材料四中中国面临什么问题?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该如何突破?
2016-11-27更新 | 1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孟子(战国时期思想自由风气的杰出代表)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被尊称为仅次子孔子的“亚圣”。晋朝以孔孟并举,到唐代韩愈则大倡道统说,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承的道统,由孔子直接传给孟子。宋儒用《孟子》配《论语》,更把孔孟这一说法固定下来。

——《中国儒学发展史》

材料二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三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战国的“思想自由”风气在秦、汉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14—18世纪欧洲的一例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战国时期,欧洲十四、十五世纪,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相似的时代特征。
2021-05-07更新 | 1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   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日本是以儒学代替以前的佛教作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学是日本西洋学发达的起点。这里所说的“汉学”,包括以儒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学问和技术方面的学问两个面。……中国儒学在日本不像在中国那样拥有社会基础,而且没有同科举结合,所以,它一开始就作为思索的学问而发展,而且平行地存在着几种学说。

————伊田嘉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材料四   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儒学家作出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的观点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我们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21世纪,中外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儒家文化。请结合所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立场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2020-11-20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