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5601153
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日关系简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史实

结果及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19年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③(年月日)

卢沟桥事变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1938年10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

——根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整理


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中序号所标注的内容填写完整。
              
              
③(                    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不正常状态”的结束有何重大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专题导读

长城始筑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既是抵御游收民族南下的屏障,也是联通边疆各族往来的通道。而今,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智慧勤奋的精神象征著称于世。

秦朝长城示意图明朝长城示意图




(1)看一看观察地图,秦朝、明朝的长城分别修筑于两朝疆域的哪一方位?为何目的而修筑?
(2)想一想结合材料,你认为长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议一议在抗战期间创作、传唱至今并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把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喻指什么?反映了长城在现代中国人心中怎样的形象?
2021-10-10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选取了抗日战争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主题l】抗日战争的起点时间

材料一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强调“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据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


【主题2】卢沟桥事变的真相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据(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期间,日军于次日凌晨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主题3】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材料四   下图是日本部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采用的一幅日本军人1937年12月在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2)比较材料二、三对“卢沟桥事变”叙述的不同之处,并据此指出影响历史叙述的主要因素。
(3)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年日军拍摄这幅照片的意图。谈谈你对日本部分中小学教科书采用这幅照片的看法。
2018-01-29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东北地区,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也拉开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东北地区各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14年的历史长卷,一方面记述了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代表的抗日英雄不屈不挠的英雄事迹;另一方面,也记载了日本侵略者残暴压榨、奴役中国人民令人痛心的往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同志,曾把东北抗联14年艰苦斗争称之为中国革命史上三件最艰苦的事件之一。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认识。(要求:不可照搬材料,史实正确,逻辑通顺,简明扼要)

2017-12-12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