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564628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所非难本社的,无非破坏孔教,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
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社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代罗马文化典籍。于是,一些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选自人教版教材必修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
(2)材料中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两场运动产生的共同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思想解放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二   基督徒是全然顺服的万人之仆,受一切人管辖。这两句都是保罗的话。他在《哥林多前书》第九章中说:“我虽是自由的,然而我甘心做了众人的仆人。”基督虽是万人之主,却甘愿服在万人之下,服在律法以下,因此他一面是自由的,一面是奴仆;一面是上帝的形象,一面又有奴仆的样式。如《罗马书》第十章中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复活,就必得救”,又说“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相信他的都得着义”。又如《罗马书》第一章中所说:“义人必因信得生。”

——摘编自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


(1)材料一、二中对“人”是如何认识的?二者关于“人性”的认识有什么相同之处?
(2)结合宗教改革,说明材料二体现的思想及对当时欧洲的影响。
2020-10-16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请回答:

(1)与夏商周时期相比,材料一中孔子的认识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和西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对各自区域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2018-11-12更新 | 1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信仰危机推动信仰的重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

——据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

材料二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及中国明朝中叶之前,中西方文化接照各自的道路发展,漫长的文化沉积历程促使中西方社会在16世纪前后相继发生了重大的信仰危机……在西方,资产阶级为了争取其阶级利益,反对封建统治特别是黑暗的神权压迫,起了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但是面对封建制度的腐败、封建专制的高压下的动荡时局,一批身处地主阶级中下层革新派的知识分子试图对影响社会发展的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批判,由此产生了明清之际被称为异端思想的启蒙思想。

——摘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晋之际儒学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并简析玄学兴起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认为16世纪前后中西方思想文化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
2021-02-03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