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辛亥革命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57040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A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孙中山BC
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主义革命D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重大事件主要领导人性质主要历史意义
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五四运动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

材料三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

——这就是结论——《毛泽东选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表格的提示,填写字母A、B、C所代表的内容。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
2018-12-25更新 | 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解决同样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这一尝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11-01更新 | 1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部西方文明冲击中国,以及中国应对西方文明的冲击的历史……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龙腾《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就材料一中“私学文化”、“帝国文化”、“市民文化”各举一例。
(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差异及主要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含义。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大树需要连根铲除,你的看法如何?
2022-09-06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