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6009262
传入中国后的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
C.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
D.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16-17高二上·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2017-10-13更新 | 2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
A.反儒崇道B.外道内儒C.逍遥避世D.三教合一
2021-03-13更新 | 4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魏晋时期,玄学风靡流行,形成了一股贵老庄、轻经典、尚个体之自由和鄙儒家之礼法的“魏晋风度”。但是,以任情废礼著称的竹林派玄学家嵇康、阮籍,在教育自己的子侄时却十分谨慎地遵照儒家礼法行事,这说明魏晋时期的玄学
A.本质是道家思想
B.取代了儒家思想
C.反映了社会分裂
D.糅合了儒道思想
2019-07-12更新 | 1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