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 题号:6167575
清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而政府官员“掩饰弥缝,苟且偷安”,士人沉迷于故纸堆中繁琐考证,社会上出现了“天下不乱于长发贼而乱于汉学”的说法。这一说法表明
A.太平天国沉重打击清政府统治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
C.西方思潮冲击传统封建体制D.传统文化无法应对社会变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D.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2020-10-14更新 | 2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传教士林乐知曾评价说:“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者无异也。”下列能说明以上观点的论据是
A.洋务派,中体西用B.顽固派,盲目排外
C.维新派,君主立宪D.革命派,民主共和
2018-01-06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程中。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体用之争”的实质相同
B.第一次争论根本目的是实现近代化
C.第二次争论清楚认识落后根源
D.近代思想解放在曲折中发展
2020-04-27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