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308 题号:6590066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北京·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13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就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一种成熟的文化,必然是物态、制度与心态三大结构组成的文字符号体系。”自东周以来的中国文化模式演进中
A.“千耦其耘”是其成熟物态
B.贵族政治是其制度核心
C.法家的破坏与建设作用突出
D.其心态成熟于秦“书同文”
2018-11-13更新 | 1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春秋后期,晋国执政范宣子向来访的鲁国上卿叔孙豹夸耀,自己的家族从唐尧以来一直位居要职,是为“不朽”。叔孙豹则认为“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二人的对话折射出这一时期(     
A.著书立言受到部分贵族的重视B.儒家思想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C.新兴士阶层的崛起D.思想领域的活跃
2023-11-23更新 | 1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西周至春秋时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到了战国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世袭制瓦解B.社会的转型C.士阶层崛起D.律法的严苛
2021-02-06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