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 戏曲艺术、乐舞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8015092
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由上图下文模式逐渐发展为单面大图或双面合式(见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B.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
C.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
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对昆曲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有
①魏良辅
②梁辰鱼
③张野塘
④关汉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8-09-17更新 | 1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
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③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
④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3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元代戏曲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相同的模式,就是大团圆的结局:善良的人无论遭到多少磨难大多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冤案即使生前得不到洗刷死后也能得到昭雪,相爱的男女青年不管经历多少风雨还是终成眷属,正义不管遭到怎样的践踏终会得到伸张。这一模式
A.推动了民族间文化交流和认同B.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社会理想
C.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D.弱化了戏剧教化民众的作用
2019-12-13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