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孙中山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3 题号:8261567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C.从主张反满兴汉到联合满族人民
D.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2013·江苏徐州·一模 查看更多[2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宿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土,犹如社会革命之运动也。子欲为一劳永逸之计……”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018-01-22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实行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的基本原因,并认为“非革命无以救垂亡”,而革命必须“先倒满洲政府”。据此可知,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表明对帝国主义已经有清醒认识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思想
C.契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加快了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进程
2022-02-16更新 | 1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出:“亨利之学说,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亨利的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
2017-03-19更新 | 2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