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9685197
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昌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B.确立了理学官方地位
C.加强了乡村道德教化D.开创了封建伦理纲常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李约瑟称朱熹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他的主要依据是朱熹主张
A.穷理格物的认识论
B.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C.“存天理,灭人欲”
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2017-02-17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北宋理学家程颖提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对此,当代学者杜维明分析说:“假如一个人的感性不能跟天地万物相吻合,不能通透一切……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心量限隔了。”这表明程颖这一观点的主要积极意义在于
A.吸取了道家的无为思想B.强调了孔子的核心思想
C.吸取了唯物主义的精粹D.打破了自我中心的局限
2020-10-18更新 | 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著名的鹅湖之会是南宋时期朱熹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来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如果让明朝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有可能达成的共识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D.知行合一
2020-10-14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