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9841159
当京师同文馆拟开设天文、算学馆并聘洋人教习西方科学时,便遭到守旧者的强烈反对,将引进西方科学上升到“用夷变夏”的高度,“中体西用”说提供了可以抵御顽固派攻击的一种解说。据此可知,“中体西用”
A.反映了当时知识界的普遍共识B.限制了洋务运动的演进和深化
C.有助于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心理障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尽管具有强烈的折衷调和的守旧倾向,但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西文化之伦理型与知识型的基本特征”,评论的是
A.“中体西用”论
B.《天演论》
C.共和革命思潮
D.“德先生”与“赛先生”
2019-11-06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中国的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认为:“盖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本者何?纲纪、法度、人心、风俗是也。无其本而言富强,只益侵耗而已。”这反映出他
A.同洋务派思想如出一辙
B.突破了洋务派的思想藩篱
C.明确反对进行政治变革
D.有了明确的近代外交观念
2019-02-10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861年,冯桂芬提出乡董制度,各乡设立自治公所,乡董由民众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其有异绩殊誉,功德在闾里者”可以连任,任期内“有过者随时黜之”。乡董主要调停、裁决民间争端,但不能行使地方官吏的职权。这一构想
A.体现了中西融合的观念B.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C.附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旨在完善权力制衡体系
2020-12-20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