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期中 2021-04-25 1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热点话题聚焦、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懂得低头是一种智慧

①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②而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③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④有的时候,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仰望出来的幸福不是幸福;低头看看,身边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满了真实的幸福。如果总是昂着头,不会看见自己的缺点;适时的低头想想,反省一下自己,发现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⑤适时的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⑥适时低头,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低头是一种平和的执着,是为了胜利,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谦卑,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资格。

⑦适时的低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过一扇门,爬一座山,我们都需要低头。当一根棍子横扫过来,我们会自然的选择低头和放低身段,否则,受伤的一定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硬汉。

⑧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修养。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懂得低头是一种智慧。
B.懂得低头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C.懂得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
D.适时低头也是需要勇气的。
2.选出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生活中不懂低头所产生的后果写起,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也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本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C.第⑦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法,使得论述更具有说服力。
D.第⑤⑥⑦三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
3.下面不适合用来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受胯下之辱。
B.雪松懂得低头,能够造就一片山坡的翠绿;海鸥懂得低头,可以忍受狂风暴雨的冲击。
C.俗语说:“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
D.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021-04-25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疫情是疫苗研发开启的“发令枪”。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3月16日20时18分,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4月13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进入II期临床试验;同日,一个由全球120多名科学家、医生、资助者和生产商组成的专家组发表公开宣言,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发。6月19日,中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截至7月20日,全球当前有大约25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其中至少有17种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10月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42个在研新冠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已有11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更值得一提的是,这11个疫苗实现了5条技术路线进入临床试验的全覆盖。

资料显示,为最大限度提升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成功率和速度,科研攻关组迅速确定的5条主要技术路线为: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RNA疫苗和DNA疫苗)。

同时布局5条技术路线,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保成功。如果把疫苗研发比喻成一场战斗,就需要尖刀班、主力部队、空降部队……不同疫苗有不同特点,发挥不同的优势,在配合作战中打出不同建制的组合,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攻下山头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材料三:

进展如何?9月25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目前应急攻关项目支持的4个灭活疫苗均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是我国的优势品种。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也正在抓紧开展Ⅰ、Ⅱ期的临床试验。

进入疾病流行区域,中国疫苗在实战中展现保护效力。中国生物公司的两个灭活疫苗在中东、南美等地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已接种数万人,目前观察无严重不良反应;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灭活疫苗在南美、东南亚等地,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欧亚地区均开展了Ⅲ期临床试验。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4.下列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B.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已有11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C.目前应急攻关项目支持的4个灭活疫苗均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D.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灭活疫苗在南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均开展了Ⅲ期临床试验。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4个加点词语从时间上准确地说明我国研发新冠疫苗进度的神速。
B.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我国新冠疫苗研发5条主要技术路线的不同特点、优势和功效。
C.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是一个单句。
D.材料二中画线句子是一个假设复句。
6.我国研发新冠疫苗进度如此神速,成效如此突出,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说出三点即可)
2021-04-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睡在稻草垛里的人

徐立新

立冬之后,天气转冷,夜晚也来到有些早。

②吃过晚饭,看外面已经黑透了,我便把死党阿吉叫了出来,走,打一通宵游戏去,我请客!我豪气地说。

③下午,父亲刚给我送来800元的生活费,我又谎称学校要收试卷费,多要了200元,这些钱够我们打好几个通宵游戏了。

校门关了,又翻围墙?阿吉问我。去老地方翻呗,学校哪堵围墙能围得住我?我拽着阿吉,走向学校围墙的最东头,从那翻过去,下面正好有一个矮矮、软软的稻草垛,可作落脚时的缓冲垫。

⑤轻车熟路,我带头越过东墙头,然后一跃跳到稻草垛上,可双脚刚一落下,草垛竟突然倒了,我也随之跌倒在地,同时触碰到一条人腿,我吓坏了——稻草垛里居然有一个人!对方也吓得不轻,腾地从草垛里爬了出来,他的头上、耳根、衣服上都黏挂着一根根稻草,样子十分滑稽可笑。我定睛一看,爸,您怎么在草垛呢?我惊讶地脱口而出。

⑥父亲没回答我,而是反问:这么晚,你还出来,是不是去打游戏?班主任曾给父亲打过几次电话,告发我打游戏。

哪有,我早戒掉了!我稳了稳情绪,编了一个理由:学校食堂关门了,我学习太投入,忘了吃饭,现在肚子饿了,所以出来买点吃的。我朝还在墙头上的阿吉使了使眼神,他心领意会:叔叔,我们学习忘了吃晚饭。

⑧为转移话题,我迅速地问道:您不是说,下午没车回不去,晚上你住在车站旁边的宾馆里吗,怎么躲在这里?哦,我知道了,你是特意留下来监视我的,太不信任我了!

⑨父亲张了张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正在此时,一束强烈的手电筒光照射了过来:谁在那边?

⑩是学校的巡查保安,我一慌神,就赶紧让阿吉把我拉上去,然后跳回学校里,这时身后传来父亲的声音:别跑,我给你们买吃的去!

倒霉,我爸居然来堵我。我叹了口气往回走。可没走几步,突然发现学生证不在口袋里了,刚才翻墙时明明还在。得赶紧回去找,要是被保安捡到了,交给老师,一切可都露馅了!阿吉在一旁提醒道。

⑫我赶紧往回跑,幸运的是,很快便找到了。

⑬看到我拿回了学生证,阿吉重新振奋了起来:走,我们去翻西墙头,肯定不会被你爸堵到!

不翻了。我说。

怎么了?你不是说,学校里没有你翻不了的墙头吗?阿吉不解道。

不翻了,以后啥墙头我都不翻了,我认真地对阿吉说,从今以后,我要走正门!

⑰我没跟阿吉说,我在墙根下找学生证时,听到保安与父亲的对话。

这么冷的天,您老人家怎么能睡在稻草垛里,冻生病可咋办?保安问。

我是给孩子送生活费的,回去的车没了,住宾馆费用又高,我琢磨着就在这将就一晚,挨着孩子的学校睡,也安心,就把草垛扒了一个洞,偷偷睡里面了,我们乡下人,不怕冷的。父亲说。

这里是郊区,附近的宾馆也不贵呀,二三十块钱就能住一晚。保安不解道。

我知道,可孩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我老来得子,现在年纪大了,挣不来钱,能省一毛是一毛吧。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保安叹了一口气,您跟我去保安室睡吧,那里暖和,就当是你替自家孩子守一夜的门吧!

那太谢谢了,父亲激动地说,不瞒你说,这外面还真有点冷,我这老寒腿有些受不了。

那一刻,我醒了,眼前又浮现出全身黏满稻草的父亲,那个偷偷睡在稻草垛里的年迈父亲,给了我重重一击。

是该醒来了,彻底地醒来。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环境描写,交代了父亲睡草垛的时间、天气情况,以天气寒冷衬托父亲不怕吃苦受冻、一心为孩子着想的苦心。
B.第⑨段加点词语“欲言又止”,传神地写出父亲想否定“我”“监视”“不信任”的说法而又不想说出自己睡草垛原因的情态,表达父亲不愿意“我”知道他宁可受罪也要省钱的心理。
C.翻墙偶遇父亲睡在稻草垛里,那一刻,“我”彻底醒了,就下定了决心再也不翻墙到校外去玩游戏。
D.第段与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照应,升华主题,使文章结构紧凑、严谨。
8.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括号里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
走向围墙——(①)——(②)——(③)——(④)——(⑤)
9.听到保安和父亲的对话之后,“我”得知父亲睡草垛的真相,大为震撼。请紧扣文章第段,以“我”的口吻给“父亲”写一段话,直抒胸臆。(80字左右。)
2021-04-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0. 名著阅读
(1)读《唐诗三百首》,我们能读到表达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作,如杜甫的《______》,也能读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诗歌,如李白的《______》。
(2)谚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谚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不昧其洁,太阳曜不固其节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节选自谢惠连《雪赋》)


【注释】①质:质地。②空:徒然。③贞:坚贞。④玄阴:暗夜。玄:黑色。⑤凝:固结遮盖。⑥昧:隐藏。⑦曜:照耀。⑧不固其节:不顽固地要求保存自己,指雪被阳光照射而融化。⑨我:指雪。⑩值:遇到。⑪赋:赋予。⑫任:随。⑬班:同“斌”。⑭遇立:相逢直立的物体,指遇到干净的物体。⑮皓然:犹“浩然”。⑯营:追求,谋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下一/白羽虽
B.玄凝不昧其洁/风怒号
C.问姓氏/太阳曜不固
D.何虑营/此乐
1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B.【乙】文画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
C.【甲】文中“是日更定矣”的“更”,是指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甲】文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乙】文的“纵心皓然,何虑何营”均为疑问句。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B.【乙】文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依次评论了雪的节、洁、贞三个方面的品德。
C.对于雪的描写,如果说【甲】文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那么【乙】主要运用了象征表现手法。
D.两文都有写到赏雪,【甲】文展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闲情逸趣,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乙】文表现了作者对雪的赞美,表达了其虚无恬淡的哲学思想。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素因遇立,污随染成。
2021-04-1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激愤之情。
B.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D.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16.白居易称赞颈联“神妙”,就是从诗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价的。那么,这一联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说了什么“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2021-04-2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