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22-08-26 7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大运河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这位作家的观点主要想说明大运河(     
A.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
C.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2020-10-26更新 | 61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以下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
C.“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4. 下图所示内容可直接用来研究唐代

                                                    (步辇图)
A.频繁的对外贸易B.严格的官员选拔
C.密切的文化交流D.开明的社会交往
2022-02-13更新 | 78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该论述旨在强调唐诗
A.作者地位低下B.创作氛围宽松C.反映市民文化D.批判封建礼教
2021-07-08更新 | 85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开元、天宝年间,大量的外国人及周围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出现了“胡化”的苗头,……唐朝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华,这体现出唐代(     
A.保守封闭, 自力更生B.重文轻武,革除旧弊
C.奢靡腐化,享乐成风D.胡汉交融, 开放兼容
2023-10-20更新 | 1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7. 战争使人口大量减少。755年,我国人口约为5292万;760年人口约为1699万,如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B.三征辽东C.朱温建立后梁D.藩镇割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一条大运河,见证了人间的繁华;一座长安城,触摸着世界的脉搏。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A.繁荣开放B.腐朽奢靡C.政权并立D.穷兵黩武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9.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个进士及第耳”。由此可见宋代
A.中央集权制度加强B.“重文抑武”国策
C.“冗官”现象严重D.理学影响政治生态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2. 花石纲是宋朝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徽宗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最终是因为北宋末年一少数民族南下侵扰而中断。请问这个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回纥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和经济发展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隋朝隋文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B.唐朝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都重视农业发展,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C.宋朝时期,占城稻传入、市舶司设立、纸币交子出现等都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D.明朝农业进一步发展,从越南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自秦汉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通常以大山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但是元朝行省的划分打破了自然地理疆界,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在全国除了“腹里”和边疆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等10个行省。元朝的这一做法
A.切断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B.有利于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地理基础
C.严密防范封国势力的壮大D.扩大统治区域,以利于加强专制皇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资治通鉴》内容偏重政治史,多次着墨政治贤明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作者还根据才能,把历代君主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该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北宋经济实力B.传承中国科技文化
C.缓和国内民族矛盾D.提供国家治理参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有学者认为“宋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度繁荣,不仅处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高峰,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也居于前列,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蔡伦改进的造纸术B.黄帝发明指南车
C.毕昇的活字印刷术D.祖冲之的圆周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9. “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材料中的“奇迹”是指(       
A.张骞通西域B.鉴真六东渡C.玄奘西游D.郑和下西洋
2022-03-19更新 | 88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0.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多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反映出(     
A.李时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B.《本草纲目》结合实践,内容全面
C.明朝时传统医学发展至顶峰D.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重药食同源
2021-05-31更新 | 73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明末,陕北连年遭遇灾荒。崇祯元年,延安府“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百姓食尽蓬草,再剥树皮;年终,剥光树皮,不得已吃山中石,而地方官员仍然催租索赋农民遂纷纷举行起义。由此可见,李自成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生产B.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
C.农民反抗意识逐渐觉醒D.外族入侵民族危机加重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22.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根据这些史实可知
A.西汉奠定了当今疆域版图的雏形B.元朝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建立
C.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D.中央政府逐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021-08-19更新 | 120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1年宁夏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岁终,抚按考核以闻。”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有
A.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B.鼓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手工业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雍正四年,因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出试题“维民所止”,有人诬告“维止”二字是把雍正的头砍掉。于是雍正下令将查氏革职问罪。结果,查嗣廷在狱中冤死。本案说明清朝推行(     
A.严刑酷法政策B.言论自由政策
C.文化专制政策D.科举选官政策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制度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示意图



(1)材料一所示是什么政治制度?反映了哪一对矛盾?这一制度在哪一朝代得到完善?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唐)《登科后》


(2)孟郊写出这首诗和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创立的意义有哪些?

材料三   “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鉴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四



(3)材料三中设置通判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材料,这些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7. 节日•习俗•传承
某中学同学对节日进行研究时找到了以下图文资料:

(1)请你结合以上图文资料,将下面表格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节日习俗内涵
春节百年,吃团圆饭,放鞭炮③______
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舞狮子家庭团圆,祈望平安
清明节②______纪念先人,赏玩春景
①______吃粽子,悬艾草,放纸鸢驱邪除秽,光宗(与粽音近)耀祖

同学们在搜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有关节日起源的小论文,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论文资料:
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年”字起源的解释:“年,谷熟也”。
乙:在上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爱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传说尧死后,舜帝将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称为“元旦”,或“元正”。
丙:上古先民在端午进行祭龙仪式,龙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图腾,人们在这一天赛龙舟,端午节起源于先民的龙的崇拜。
丁: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2)依据上述资料,说出传统节日习俗的来源与哪些因素有关?
(3)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新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为全民公假。结合自己在传统节日中的体验,说一说你可以为传承与发扬节日文化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2-08-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渲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 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 潮。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汉族同化,称为“汉人”;定居中国的波斯人、 阿拉伯人长期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3)当下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4)请你为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提一个建议。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重视海外贸易,开宝四年在广州设市舶司,掌海上贸易。……负责检查进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元同宋制,世祖时,于广东置市舶提举司,掌发放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

材料二:明嘉靖时,国势日衰,海防废坏,倭寇“剽掠辄得志,益无所忌”。明政府认为“倭患起于市舶”,于是撤销了市舶司,海禁更加严厉。

材料三:清朝前期对外贸易情况统计

时间概况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粤(广州)、闽(泉州)、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舟山置浙海关征榷机构,设商馆
乾隆三年(1738年)为防止宁波成为第二个澳门,加重浙海关的关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规定西洋官商只能到广州通商,闽浙江三海关只对朝鲜、日本等国开放

(1)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市舶司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什么后果?
(3)综上所述,从宋到清时期对外关系的处理方式中你有何启示。
2022-08-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30.8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贞观之治单题
40.4唐与吐蕃单题
50.4李白的诗  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单题
60.65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  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70.4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80.65大运河的开通  盛世经济的繁荣  玄奘西游  开元盛世单题
90.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00.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1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20.4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130.65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14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50.65行省制度单题
160.6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17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18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9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200.4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21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20.4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23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240.65文字狱单题
250.85京剧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行省制度
270.65乡村生活与节日(宋)
280.65唐朝的民族政策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元朝民族融合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290.65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