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潮州市江东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中 2022-07-21 1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美国科普作家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排在第82位,在西方人眼里隋文帝是仅次于秦始皇的颇具影响力的皇帝。下列能体现隋文帝一生最大作为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2023-08-23更新 | 10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后人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结合唐初盛世,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武则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 ②为唐朝开元盛世的来临奠定基础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各族人民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在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8-03更新 | 8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潍坊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所做总结,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示中①②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①唐高祖②唐玄宗B.①唐太宗②唐玄宗C.①唐太宗②武则天D.①武则天②唐玄宗
2022-03-25更新 | 49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新沂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反腐没有过去式,只有进行时;但反腐也应标本兼治,从制度上消灭产生腐败的温床。秦隋两朝也都曾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秦隋两朝的制度创新包括(     
①大运河   ②中央集权制  ③科举制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8.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2019-06-23更新 | 5256次组卷 | 140卷引用: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开元、天宝年间,大量的外国人及周围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出现了“胡化”的苗头,……唐朝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华,这体现出唐代(     
A.保守封闭, 自力更生B.重文轻武,革除旧弊
C.奢靡腐化,享乐成风D.胡汉交融, 开放兼容
2023-10-20更新 | 202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只如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已着帷帽。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帷帽兴于国朝。举此凡例,亦画之一病也”。由此可见(     
A.绘画作品不能脱离现实B.绘画史料有一定局限性
C.人物画的历史价值不高D.宫廷画容易受政治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有这么一本书,他的口述者是一位僧人,他的部分经历如下:公元628年的秋天,从长安出发,开始茫茫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本书是(     
A.《史记》B.《水经注》C.《徐霞客游记》D.《大唐西域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愿力无边,招手冯夷看海天。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杖锡千家,环海都开友谊花。”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阿倍仲麻吕来唐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中外交往盛况信息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九天阊阖(皇宫正门)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皇帝)
D.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路线人物内容结果
唐一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国
唐→日本鉴真鉴真六次东渡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B.交通发达,横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2022-04-08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5. 易中天教授在评述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该历史事件(     
A.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道:“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这些诗句反映了(     
A.“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B.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
C.唐朝社会风气的变化D.人们安宁的社会生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观察下图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图中的a时段处于我国的(     
A.隋朝时期B.元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玄宗用姚崇、宋璟、张九龄则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为乱之始。”材料说明唐朝衰亡的原因是(     
A.安史之乱B.外重内轻C.矛盾尖锐D.政治腐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北宋时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北宋用人“大率以文词进”有利于
A.强化中央集权B.加强边疆地区管辖
C.分割宰相权力D.禁锢思想监视官民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0. “谏官”指劝谏天子过失之官,自古就有。宋代重视谏官,曾专门从“三省”中的门下省分出一个谏院与三省并行,著名谏官也很多,如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等。宋代的谏官敢谏、善谏,皇帝大多从谏如流。由此可知,宋代的谏官制度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C.推动了宋朝的文化发展D.解决了官场上的腐败问题
2021-05-08更新 | 6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北宋时,枢密院正职中文职出身者54人,武职出身看19人;枢密院副职中文职出身108人,武职出身者为21人。据材料,说明北宋时期
A.武官的执行效率比文官略高B.重文轻武政策影响官员的配备
C.脆弱财政难以支撑军事需要D.形成“文恬武嬉”的执政格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2.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说明(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能够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2023-04-21更新 | 657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戌”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关的史实是(     
A.陈桥驿兵变B.杯酒释兵权C.澶渊之盟D.北宋建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4. 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流传着“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说法,女真建金后先后攻灭的政权是
A.辽、北宋B.西夏、辽C.辽、北宋、西夏D.北宋、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2020-07-17更新 | 2836次组卷 | 10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6.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
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2018-09-07更新 | 6250次组卷 | 146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北宋政府曾专为城市居民单独造户籍,即坊郭户籍,按财产多少分为十等,其税种也多样,比如宅税、地税,指城市店宅地基税,以及临时摊派,这些税种都以货币形式征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坊市制度得到恢复巩固B.战争频繁影响税收政策
C.中央政府强化人口控制D.经济发展催生制度调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8. 唐代民间工匠必须在官府作坊服差役,从事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宋代工匠服官府差役,付给一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表明(     
A.铸钱作坊带动了生产领域的流通B.宋代工匠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C.官营手工业体系在宋代已经瓦解D.唐代民间工匠的技术水平低于宋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如下表是不同文献对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至于长安宝货药肆,咸丰衍于南方之物”唐•高彦《阙史》
“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北宋•李觏《寄上富枢密书》
“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舟车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十七”北宋•沈括《扬州重修平山堂记》
A.长安地区物资严重缺乏B.江淮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扬州成为最富庶的城市D.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2021-07-04更新 | 56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中考科研测试(二)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0. 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B.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制度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

材料四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毅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遮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诞生与哪位皇帝有关。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对扩大皇帝统治基础的有什么积极意义?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分析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在历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2-07-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江东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人物图象。


材料二   宋太祖当皇帝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谚语


(1)材料一图片的人物是我国历史著名的一代君主。请说出他的姓名以及建立的朝代名称?
(2)此君主针对材料二的“夺其权”、“制其钱谷”的建议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是由当时政府的哪一政策的实施导致的?此政策对宋朝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 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宋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总体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图一所示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二所示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图三表明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前提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22-07-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江东镇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30.65武则天单题
4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50.65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单题
6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70.6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单题
80.4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90.65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  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100.65隋唐绘画单题
110.65玄奘西游单题
120.65鉴真东渡单题
130.65鉴真东渡单题
140.65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单题
150.4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60.65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单题
17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8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9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00.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1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2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3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240.85靖康之变单题
25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260.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金的崛起和靖康之变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27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280.65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单题
29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30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科举制的完善(唐)
32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330.6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