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中 2023-07-01 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2019-06-21更新 | 2451次组卷 | 8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隋书·炀帝纪》载:“齐人孟让、王薄等众十余万,据长白山,攻剽诸郡。”据此可知,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B.暴虐无道的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D.外戚、宦官专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版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实现了南北方统一B.推动了隋朝的对外交往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2022-01-09更新 | 1972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强力壮者的敕文,但文件到门下省,魏征不同意,退回中书,又经御画,中书省再发,魏征还是坚持己见。材料中涉及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D.行省制
2021-06-09更新 | 89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作品中,能够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提供重要资料的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隋唐及之后的宋朝时期社会中下层开始出任官僚。出现这一转变的原因是确立并发展了(     
A.皇帝制度B.刺史制度C.科举制度D.行省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A.轻徭薄赋B.简法轻刑C.选贤任能D.恩威并施
2019-06-20更新 | 911次组卷 | 5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
2019-06-16更新 | 3465次组卷 | 169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以下材料能说明(     
时期内容
唐代凡市,以日中(中午)击鼓三百响,而众已会;日入(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已散
宋代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A.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和两市B.唐代后期城市打破市坊格局
C.宋代的城市规模超过了唐代D.宋代商业活动时间比唐代长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1.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2019-06-23更新 | 5273次组卷 | 140卷引用: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但到了唐代中后期则变成刺史要向当道节度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023-02-23更新 | 10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3. 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描述最能体现唐朝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A.双向交流兼容并蓄B.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C.恩威并重怀柔为主D.昂扬进取泽被东西
2020-07-25更新 | 74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1077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财政收入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024-04-18更新 | 143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A.分散知州的权力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2021-10-10更新 | 1915次组卷 | 85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可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人物评价
[北宋]司马光(王安石)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
[清]钱大昕安石有文韬武略,实则得罪于仕宦也
邓广铭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A.受评价者的背景和立场影响B.难以形成科学客观的定论
C.应重视被评价者的道德品质D.完全是个人意志的产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欧阳修所著《卖油翁》中的神箭手陈康肃“以弓矢为乐”,被母亲以“不务行仁化”而杖责。明代宋濂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两则史料共同反映了宋朝(     
A.重文轻武B.尊崇儒术C.重武轻文D.重视教育
2023-01-18更新 | 36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2021~2022学年九年级联盟考试三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拉萨大昭寺前的石碑有铭文:“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此铭文可用于论述
A.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B.唐与吐蕃“合同为家”
C.元朝设宣政院管锴西藏
D.清朝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宰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担任这一要职的人,往往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宋太祖对宰相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的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宋朝都需交纳“岁币”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最终推动统一大业的完成。他就是(     
A.铁木真B.忽必烈C.阿骨打D.元昊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宋史·何铸传》记有一事说:“秦桧力主议和,大将     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其中     应该是指(     
A.寇准B.苏轼C.岳飞D.毕昇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3.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2016-11-27更新 | 914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依安县新发乡中学初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下图反映出唐至元之间政权局势,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2023-06-24更新 | 200次组卷 | 217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初三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唐朝名僧玄奘与鉴真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为唐朝的对外交往作出重要贡献                 ②都为实现目标而历经艰难困苦
③都具有顽强不屈的毅力、不折不挠的精神       ④都在贞观年间出国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历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B.北宋实现了全国统一
C.宋政权都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D.民族关系进一步缓和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8.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她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认识到(     
A.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虚心纳谏的重大作用D.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2024-04-11更新 | 99次组卷 | 118卷引用:2012-2012学年江苏仪征仪征大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但也有人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认为武则天“不是坏皇帝”的主要依据是(     
A.首创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B.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C.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当政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024-03-28更新 | 150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材标准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她”是谁? 试举两例谈谈她对科举制的贡献。

(4)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5)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据檀新林《以诗证史——从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二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廷黑暗腐败。

材料三   据《太平广记》记载,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移,洛阳一带房屋被焚毁,人烟稀少,千里萧条。

材料四   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势使然也,以此也。

——摘编自《新唐书卷五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的影响。
(4)由材料四可看出,唐朝后期出现了什么状况?由此带来了什么后果?
2023-06-28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融合……到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可谓并驾齐驱……与南北朝相比,都城总体上向南迁移……这种发展趋势为南宋建都东南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千百年来的滥垦滥伐,严重破坏了(北方)黄土高原的植被……自唐以降,陕北黄土高原上水、旱、风、雹横行肆掠……而诸业并举、农工商并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繁荣,适度开发得到了优厚的回报。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再探讨》


(1)材料一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南宋定都在哪里?
(2)材料二如图1所示物品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为鼓励图2所示的贸易活动,宋朝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3)材料三认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以上探究,经济重心南移对今天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2023-07-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20.85隋灭亡与唐建立单题
30.8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40.65贞观之治单题
50.85玄奘西游单题
60.8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7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8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90.65国际大都会长安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0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110.4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12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30.85玄奘西游单题
14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5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6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7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80.65唐与吐蕃单题
19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00.6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21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220.65宋金和议单题
23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24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250.65经济重心南移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单题
260.65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单题
270.6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280.94武则天单题
290.65贞观之治单题
300.65武则天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320.65国际大都会长安  安史之乱和唐衰亡
330.65大运河的开通  经济重心南移  宋代商业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