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辽宁 七年级 期中 2023-05-13 1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隋朝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为一体,首次实现了南北贯通,“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表明,大运河的影响是(       
A.加强北部边防B.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C.巩固隋朝统治D.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以下有关唐朝的诗句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周轮排短筒,俯吸仰而沛。夹岸饶农田,接竹引其内。——《筒车》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越器》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登观音台望城》
A.经济的繁荣发展B.农业技术的进步
C.开放的社会风气D.多彩的文学艺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有这样的诗句:蕃人(少数民族)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首诗反映出(     
A.唐朝各民族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唐朝与吐蕃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C.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
D.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相传唐太宗将一位公主嫁到吐蕃(今西藏)以后,喝不惯当地的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然后再饮用,而奶茶也成为汉藏民族的交往见证。下列史实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是
A.金城公主入藏B.驻藏大臣的设立
C.册封达赖和班禅D.文成公主入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保甲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即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由此可知,保甲法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B.促进农业发展
C.增加政府收入D.增强军事力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     
A.君主专制加强B.崇尚重文轻武C.社会经济繁荣D.社会风气开放
2021-05-05更新 | 891次组卷 | 5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七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A.玄奘B.鉴真C.蔡伦D.郑成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A.大泽乡起义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
2021-06-28更新 | 986次组卷 | 66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C.元朝完成全国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023-05-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漫画描绘的场景发生于北宋初年,图中主人公此举的目的是(     
A.把军权集中到皇帝手中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C.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称雄争霸的时代
C.民族政权分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2023-04-28更新 | 596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如皋市滨江初中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图反映出唐至元之间政权局势,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2023-06-24更新 | 190次组卷 | 217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初三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2023-07-07更新 | 369次组卷 | 7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岳飞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陆游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北伐中原,结束三国鼎立B.仗义执言,揭露统治腐朽
C.忧国忧民,同情民间疾苦D.收复河山,渴望国家统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商铺密布;元朝的大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货物。这表明宋元时期(     
A.都市商业较为发达B.多个民族政权并存
C.北方经济远超南方D.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2021-06-15更新 | 73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A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下图所示电视剧讲述了“一代天骄”波澜壮阔的一生,时间跨度长达80余年。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该电视剧中的是
①统一蒙古草原②改国号为元③建立蒙古政权④灭亡南宋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引用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经典,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元灭南宋时,南宋军民进行奋勇抵抗,其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的南宋大臣是(     
A.岳飞B.韩世忠C.文天祥D.陆秀夫
2023-05-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设立辽阳行省 ②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更好地管理西藏,元朝设立了(     
A.西域都护B.宣政院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2020-07-26更新 | 55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风气开放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D.边境贸易频繁
2023-04-13更新 | 435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常熟市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资治通鉴》与《史记》则是他的史学名著。下列历史事件在两部著作中都有记载的是(       
A.武王伐纣B.秦灭六国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2021-06-27更新 | 62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青海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记载与下列哪项发明有关(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产生资本主义。”这主要表明
A.中国的科技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B.古代中国的科技一直领先于欧洲国家
C.四大发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力量D.中国的科技发明决定了西方文明发展
2021-05-22更新 | 20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开始的察举制是一种推荐制度,主要由地方州郡长官,按科目要求定期地、不定期,或即时地向朝廷推荐符合相应标准的士人。这些被推荐的士人,大多无需考试,就可以担任相应官职。曹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把人才按“德、才”和门第出身,分为“上上品、下下品”等九个等级,方便朝廷任用人才。这一制度后来逐步被局限于门第出身的小范围内,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现象。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摘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卷)

材料四: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

朝代年数榜数取士总数年均取士
290266660323(进士)
320130正奏名60000340(进士、诸科)
特奏名50000
98161139(左右榜)12(进士)
277932462489(进士)
26811426888100(进士)

——摘自邓小南《王安石与他的时代(二)》

材料五: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制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写出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写出两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唐科举制创立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进士科”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士科”的创立有何标志性意义?
(4)材料四反映出宋代科举取士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这与宋代实施的哪一政策有关?
(5)根据材料五,概括你对科举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的认识。(写出一点即可)
2023-05-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下表是根据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制成的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迁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三: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已配套,是唐代所不及的。如起秧有秧马……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材料四:


材料五:两宋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代表儒学正统、中心地位和反映学术文化时代发展方向的众多学派也分布在江南,使得两宋成为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繁荣时期。南方学校教育兴旺发达,人口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个时期?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农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两点)
(4)根据材料四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5)根据材料五回答,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是什么?
2023-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4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65贞观之治单题
3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40.65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50.65唐与吐蕃单题
6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7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80.85鉴真东渡单题
9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0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1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2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13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14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5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160.65宋代商业  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单题
17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18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90.65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200.8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21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220.65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23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24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二、综合题
25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260.65经济重心南移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