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山东泰安南关中学九年级阶段性评估历史试卷
山东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5-06-23 29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历史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记
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写告示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2019-12-19更新 | 559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16-11-27更新 | 533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临沂市费县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16-1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泰安南关中学九年级阶段性评估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4.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在长安设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D.统一度量衡
2019-01-30更新 | 123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5. 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
2019-01-30更新 | 4700次组卷 | 22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南华信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7. “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
A.王羲之B.米芾C.赵孟頫D.柳公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各族人民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在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8-03更新 | 81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潍坊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9.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D.鉴真东渡日本
2019-01-30更新 | 4001次组卷 | 140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眉山市华兴联谊校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9-01-25更新 | 2798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邳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已普遍使用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2016-12-13更新 | 15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四川眉山市华兴联谊校九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的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已空前繁荣,那里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
①主食类:北方以粟麦(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②肉食类: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猪肉或鱼为主
③饮茶之风盛行
④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泰安南关中学九年级阶段性评估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按照他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铁木真            ②松赞干布               ③阿骨打          ④努尔哈赤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4.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康熙帝册封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2019-01-30更新 | 131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莱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 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2024-03-12更新 | 215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桐城黄冈初中七年级下学期阶段(二)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7.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实行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
2016-11-27更新 | 94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9.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
C.科举制D.选举制
2019-01-30更新 | 30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20. 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中体现孟子思想主张的是(   
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21. 清代诗人彦德有诗曰:“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诗人歌颂的是(   
A.王昭君B.张骞
C.文成公主D.鉴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2. 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误。这一项是(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如果把“锦衣卫”“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思想控制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的加强D.特务统治的加强
2022-07-08更新 | 511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灌南县新集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4. 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19-01-30更新 | 94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5.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哪一选项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武王伐纣B.陈胜吴广起义
C.昭君出塞D.赤壁之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巍中华上下五千年,封建社会就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程,勤劳的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作生息,共同谱写了一篇篇不朽的光辉篇章。
第一篇【国家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仔细观察以下图片: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第二篇【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材料: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请回答:此诏令在移风易俗方面还有哪些规定(试举一例)?
第三篇【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3)请回答: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使唐朝进入贞观之治的局面?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4)回答下列问题:诗中描述的唐朝盛世是什么?
第四篇【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
材料一: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5)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重心。请列宋朝在制瓷业方面所取得的任一项成就。
材料三:元朝有人写诗,反映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7)请回答:元朝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请试举一例
第五篇【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8)对内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职能是什么?
(9)“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讨论“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2015-06-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泰安南关中学九年级阶段性评估历史试卷
27. 梦想召唤,改革扬帆
20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7周年。改革开放,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是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中国人民将开始一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出发。今天,我们一起回到春秋战国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去探索那个时期的“中国梦”。
[改革,铸就霸主梦]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何时?“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变法,奠定统一梦]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不,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4)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对我们实现今天的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2016-11-2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泰安南关中学九年级阶段性评估历史试卷
28.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
(1)据材料一,“张骞凿空”开辟的中外交通要道是什么?
材料二: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2)材料二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的互织作用”,试举两例说明。
2015-06-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泰安南关中学九年级阶段性评估历史试卷
29.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1)文中为什么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汉武帝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2)汉武帝时期各地纷纷建孔庙的盛况和当时统治阶级的什么主张有关?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三: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祀礼规格又进化为上祀、奠帛、祝文、三献、行三拜九叩大礼。
(3)明清时期祭孔活动达到顶峰,这两个朝代在加强思想专制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第九届便于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2014年7月在福建厦门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会致辞中强调:要面向未来,平等合作,共同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发展。
(4)孔子学院存在和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20.94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30.94秦朝的兴衰单题
40.85秦北筑长城  卫、霍破匈奴单题
50.94孔子单题
60.4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单题
70.94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单题
8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90.94唐与吐蕃单题
100.65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单题
110.85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20.94宋代社会风貌单题
130.65唐与吐蕃  金的建国与统治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40.85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150.6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160.65宋词  元曲  红楼梦  文学艺术成就单题
170.94分封制单题
180.94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190.85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单题
200.94中华文化的勃兴单题
210.94单题
220.65红楼梦单题
23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  文字狱单题
240.85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250.94秦汉的科技和文化单题
二、综合题
26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70.64动荡的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80.85唐朝的中外交往
290.85孔子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