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初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重庆 七年级 期中 2023-04-09 2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024-03-27更新 | 550次组卷 | 12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金澳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下列选项中关于科举制说法错误的是(     
A.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B.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C.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9-01-25更新 | 2798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邳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盛世的创造需几代人的努力,盛极而衰却在转瞬之间,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黄巢起义D.宦官专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       
A.渴望科举进士的强烈愿望B.爱菊赏菊的喜悦之情
C.推翻唐朝统治的豪迈志向D.戍边卫国的高尚情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你认为最可能的理由是(     
A.唐朝长安市坊界限分明,买物品要到东市和西市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唐朝时期从阿拉伯传人中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的贡献是(     
A.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B.创立进士科
C.废除科举制度D.创立殿试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2023-08-23更新 | 10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穿越千年时空,来到科技、文化璀璨的两宋,你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欣赏毕昇的转轮排字法
B.到景德镇用“会子”购买精美的瓷器。
C.于大相国寺大殿前的“勾栏”观看悲剧《窦娥冤》。
D.诵读史学巨著司马迁的《资治通鉴》。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10.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②③①④
2016-11-27更新 | 227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湖南长沙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01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下列人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诗仙的美誉
B.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口述《大唐西域记》一书
C.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D.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下表)。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西周
属于燕国分属广阳郡、渔阳郡等隶属于中书省
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2021-06-27更新 | 2668次组卷 | 64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其中属于东南地区的是
A.中书省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北庭都元帅府

二、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适中(0.65)
16.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不涉及”。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唐朝从中受益很多。(     
(2)沿用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4)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5)唐朝文化大量输出,但没文化的有输入,影响是单向的。(     
2023-04-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初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保证行省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藩镇之弊”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兵也收了”的具体做法。
(2)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据材料写出元朝掌管全国行政、军事、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的名称。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请用史实说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2023-04-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初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唐宋元时期,国家在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呈现出大国的气度。老师围绕相关内容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对比材料——见证民族关系】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获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材料二:如图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任务二【解读材料——汲取治国智强】

材料三:有鉴于百余年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教训,宋太祖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作为巩固本朝统治的根本方针。


任务三【史论结合——阐述对外交往】

材料四: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指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成熟办法”的作用。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太祖为“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大出大进”的特点。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有史以来,能成就“盛世”的王朝屈指可数,而唐代却出现两度盛世,这既与两位君主的英明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唐朝基本沿用了隋代的创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保障了国家权力的规范与有序执行,避免了帝王独断专行及重大决策失误;官员选拔升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保证了官员队伍的素质;改进府兵制,保证了军事强大。总之,唐代的兴盛乃是制度所成就。当然,好制度需要人设计,更需要人执行。

——摘编自陈良《略谈唐代兴盛的制度原因》


(1)结合材料一分别指出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工具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公主”是谁?分析该历史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
(3)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初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辨析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  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8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30.65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单题
4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5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6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70.85武则天  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8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90.65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100.15金与南宋的对峙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10.85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12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30.65分封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行省制度单题
140.65大运河的开通  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宋金和议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15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二、辨析题
160.65大运河的开通  玄奘西游  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
三、综合题
17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行省制度
180.65唐朝的民族政策  玄奘西游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190.65贞观之治  盛世经济的繁荣  行省制度  开元盛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