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亳州市高炉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5-22 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018-06-16更新 | 3150次组卷 | 109卷引用: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1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高贵,但却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这说明
A.殿试制度成为定制B.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
C.进士身份受到尊崇D.下层民众成为进士主要来源
2021-06-17更新 | 1544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是
A.促使唐朝由盛转衰B.加剧南方社会混乱
C.结束五代十国局面D.推动统一趋势加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A.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B.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D.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2022-06-18更新 | 2293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宋朝时期,饱受人文教育而有志于仕途的士大夫阶层重新崛起,中国的政治舞台开始向重建士大夫政治传统这一方向演变。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B.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
C.市民阶层的壮大D.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2022-06-14更新 | 193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下图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人口总量逐渐增加
2022-06-27更新 | 104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C.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封建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政策
2023-05-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高炉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词《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最大的功绩是(     
A.完成蒙古统一大业B.建立元朝C.设立锦衣卫D.定都大都
2023-05-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高炉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王位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D.民族文化的交融
2021-06-23更新 | 1824次组卷 | 77卷引用:2021年山西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没有任何城防工事,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整个汴京正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这反映当时(     
A.国家富足且兵力强盛B.经济繁荣但军备松弛
C.国家统一且社会稳定D.繁荣开放且人民富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提供了直接技术条件(     
A.   B.   
C.   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元史·地理志》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朝政府这样做的初衷是(       
A.便利赋税征收B.改善民族关系C.促进物资交流D.加强各地联系
2022-07-21更新 | 78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真题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2)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
(3)元朝时设置了台湾府,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明朝时期经济发展,从美洲引进了玉米、甘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作物。
2023-05-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高炉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指出唐都长安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唐朝对外政策给唐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材料三: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海外贸易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2023-05-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高炉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是唐朝时出现的两个农业生产工具,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两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现象?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023-05-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高炉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9.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历程。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材料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高炉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改错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贞观之治单题
20.65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30.65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单题
4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50.65唐朝的民族政策  隋唐的乐舞单题
6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7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8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9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0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110.85行省制度单题
12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3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4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单题
150.65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单题
二、改错题
16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明清经济的发展
三、综合题
170.65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180.65经济重心南移
190.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