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19-06-26 5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宋朝人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
2024-04-20更新 | 233次组卷 | 193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吉安市七年级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他认为大运河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B.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2022-06-13更新 | 340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018-06-16更新 | 3150次组卷 | 109卷引用: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1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4. “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D.文化昌盛
2019-01-30更新 | 551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重庆卷A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B.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
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017-08-09更新 | 62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中考真题押真题-历史 第七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
2021-07-25更新 | 294次组卷 | 8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新、五中等五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唐朝末年,刘允章上《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上述材料反映的应该是(     
A.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B.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C.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原因D.导致五代十国混乱的原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D.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
2022-03-21更新 | 27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下列对联中,描写宋太祖的是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2016-11-27更新 | 846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深圳北环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
2018-06-20更新 | 4777次组卷 | 18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南宋与金对峙B.宋辽对抗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2023-08-25更新 | 60次组卷 | 33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繁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宋朝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2023-08-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5. 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国家政策的支持
C.对外交流的发展
D.印刷技术的进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两宋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宦官专权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2022-07-09更新 | 45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2009年12月29日,棋盘山冰雪大世界雪雕制作现场,已完成大型的成吉思汗雪雕正在翘首凝望。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统一六国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D.建立明朝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南宋的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2023-01-17更新 | 1874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3-2014年湖北洪湖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小莉同学收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由此可以推断她探究的主题是
A.唐朝繁荣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2021-09-11更新 | 838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1. 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君主权力D.避免藩王割据
2017-09-14更新 | 52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018-01-17更新 | 449次组卷 | 27卷引用:七年级历史下册2017-2018学年(部编版):期末综合测试题(A)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3.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2019-01-30更新 | 41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潍坊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三国演义》
2018-06-24更新 | 49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模拟检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5.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元昊﹣建立西夏B.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C.努尔哈赤﹣建立清朝D.康熙帝﹣抗击沙俄
2019-06-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6.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2017-07-15更新 | 60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7. 下面四个选项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的性质明显不同,请把这一项选出来(  )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D.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
2019-06-2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8.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反映出(  )
A.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B.作者对旧制度和传统礼教的批判
C.作者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
D.作品对人民的反抗精神予以肯定
2018-03-08更新 | 243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9.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
A.明朝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B.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C.19世纪中期京剧初步形成
D.文字狱的盛行,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2019-06-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0.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有(     
选项史实推论
明朝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31.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1)根据上图,说出我国唐朝、宋朝、元朝及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2)指出图一与图三文学形成的主要代表人物各一例。
2019-06-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1)列举唐朝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两例。

材料二: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苏湖热,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的商业革命。其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三: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瓦舍相当普遍、繁盛,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4)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城市娱乐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康熙纪事】

☆康煕二十九年(1690)明确规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

☆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允许河南地区“将义社仓积谷借与垦荒之民,免其息”

☆康熙三十二年(1693),令陕西布政使给予西安等处复业流民“每户给牛一头并犁具、谷种、雇觅人工之资”

☆康熙五十三年(1714),将甘肃境内无人耕种荒地,拨予无地耕种之人,“并动库银资给牛种”


(5)【康熙纪事】中体现了清朝推行哪项政策?这项政策的推行有何重大作用?
(6)影响清朝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2019-06-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33.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三: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根据材料一,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列举一例唐太宗在位时民族关系融洽的史实?
(2)结合材料二,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边疆采取什么措施加强管理?
(3)根据材料三,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西藏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加强管辖?这些机构的设置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2019-06-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34.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某班以唐朝、宋代、明朝、清朝历史为主线,开展了“泽被后人,光耀世界的中国文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兼收并蓄的唐朝】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睐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
(2)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对外友好往来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
【海外贸易繁盛的宋朝】

宋朝的海外贸易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国威浩大的明朝】

(4)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
【故步自封的清朝】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5)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6)通过以上探究,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悟。
2019-06-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30.85贞观之治单题
40.8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5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6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7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8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9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00.9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1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2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30.65宋金和议单题
14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50.9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16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7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80.4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190.8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20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单题
21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220.65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单题
230.85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单题
240.8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250.4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6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70.4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单题
280.65古典小说的高峰单题
290.65文字狱单题
300.65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二、综合题
310.4唐诗  宋词和元曲  三国演义  水浒传
320.4盛世经济的繁荣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明清经济的发展
330.4唐朝的民族政策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40.4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