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部编版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复习题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18-04-16 35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89年,中国重新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23-07-18更新 | 94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学月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有人曾对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评价道:一项是阳刚的一撇,另一项是阴柔的一捺,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中国“人”字。这两项工程是(       
A.长城、都江堰B.秦兵马俑、都江堰
C.长城、京杭大运河D.长城、郑国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旧唐书•魏征传》载: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唐太宗(    )
A.重视发展生产   B.虚心纳谏 
C.注意任用贤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2017-08-09更新 | 263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广饶县英才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武则天统治的高度评价。最能支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
A.奖励农业生产
B.重用有才能的人当官
C.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真实反映了(     
A.唐朝的疆域辽阔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下列各项中与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直接相关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2017-08-08更新 | 324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临清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文皇南面坐,夷秋千群趋……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柳宗元在诗中写的“天可汗”指的是(       )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列有关鉴真和玄奘两位人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唐朝时期的僧人
②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③为完成重要使命历尽艰辛
④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突出特点是(       
A.高度繁荣、盛世景象B.比较民主、重用人才
C.崇尚平等、自由观念D.比较开放、兼容并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研究唐朝时期印度、中亚的历史,最好参考的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2019-06-06更新 | 16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章丘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两句诗反映的情况,直接导致了(   
A.安史之乱的爆发B.藩镇割据的混战
C.唐末农民大起义D.唐朝走向衰亡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A.李渊    黄巢B.李世民   朱温
C.李渊    朱温D.李世民   黄巢
2020-04-20更新 | 439次组卷 | 51卷引用: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时代》检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五代十国政权分立的局面实质上是(       
A.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D.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6.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B.元昊C.忽必烈D.赵匡胤
2016-12-13更新 | 1473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岳阳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繁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宋朝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2023-08-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宿迁青华中学初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
A.重文轻武B.重农抑商C.重视教育D.重武轻文
2019-05-22更新 | 637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临清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南宋与金对峙B.宋辽对抗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2023-08-25更新 | 61次组卷 | 33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0.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文天祥B.岳飞
C.寇准D.秦桧
2016-11-27更新 | 956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2. “自秦以下,文莫胜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A.统一文字B.杯酒释兵权C.重文轻武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
C.D.
2023-07-08更新 | 67次组卷 | 31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桐城练潭初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2016-11-27更新 | 34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7-02更新 | 252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石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6. 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9. 有关“岭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016-11-27更新 | 22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泰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0.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多元文化碰撞交融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国家建立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隋唐时期,中华民族意无穷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据此完成下列主题探究的问题:

【政通人和的盛世】

(1)大唐时期,社会经济呈现整体繁荣上升的态势,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请列举出一个盛世名称;并写出当时在位的皇帝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和善友好的交往】

(2)隋唐时期,中原与国内各民族保持密切联系,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请你“用事实说话”,分别举出唐朝时与吐蕃保持密切联系以及与日本友好交往的事例(各举一列)。

【丰富多彩的文艺】

(3)唐朝时期,文学艺术成就斐然,在诗歌、书法和绘画方面人才辈出,请各举一位。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二: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唐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3)据材料三,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至少写两点)       
(4)我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作用?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政权示意图


                              
(1)结合图示,你认为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存在的突出特点是(  )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材料二:宋代经济发展组图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图片分别代表宋代南方经济哪一部分发展?

材料三: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丝麻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此,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出现。“苏瑚熟,天下足”的谚语。


(3)“苏瑚熟,天下足”表明      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4)材料三说明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说说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今天我国正在开展一项伟大的工程——西部大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西部大开发有哪些好的建议?
3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水稻和粟,你知道在宋代从越南引进农作物叫什么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唐代生产工具创新和改进方面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综合题 | 适中(0.65)
35.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歇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一)识图辨史

请回答:
(1)、根据上面三幅图,请你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请你结合其中的一项发明,谈谈它对世界的发展有何贡献?
(二)、文化探究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宋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是什么?
(三)、启示感悟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大运河的开通  明长城单题
30.65贞观之治单题
40.85武则天单题
50.65开元盛世单题
60.8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70.94“天可汗”单题
80.94唐与吐蕃单题
90.65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单题
100.94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110.65玄奘西游单题
120.85唐诗单题
130.4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140.85隋灭亡与唐建立  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5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6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7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8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90.65宋金和议单题
200.94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21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220.94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3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24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250.8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260.9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270.85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单题
280.8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290.65行省制度单题
300.65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金的崛起和靖康之变  金与南宋的对峙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贞观之治  唐与吐蕃  鉴真东渡  开元盛世
320.65经济重心南移  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330.65经济重心南移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34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行省制度  宋词和元曲
350.65唐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