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19-06-29 26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020-08-14更新 | 236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胜利七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他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唐代诗人周匡物的《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行省制度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度D.中央集权制
2020-09-12更新 | 14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青云镇中心中学初一下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小花同学对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和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都江堰                       筒车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在唐朝时出现B.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都江堰是防洪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D.看来中国只在这两个朝代时“以农为本”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女皇武则天留给后人的印象除了骄奢淫逸、跋扈专行等负面标签外,其实还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样的积极作为,还有在完善科举制度方面的以下贡献
A.创立明经科考儒家经书
B.创立进士科并扩大录取范围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创立“贴经”和“八股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要读懂唐朝,先要读懂“安史之乱”。战争的创伤,成为唐朝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唐玄宗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C.节度使势力膨胀
D.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22-05-10更新 | 511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6届山东济南高新区初三下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观察下面的绘 画,画中左右双方人物分别代表着(     
A.北宋 辽B.北宋     西夏C.南宋     D.南宋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
2016-11-27更新 | 149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侨育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南宋与金对峙B.宋辽对抗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2023-08-25更新 | 60次组卷 | 33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文治”是(   
A.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B.广开言路,注重农桑
C.推行中原王朝的各种制度与文化D.进攻南宋,统一全国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
2022-08-29更新 | 168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宋朝科技突破性进步表现的是
A.造纸术的出现B.发明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用于航海D.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小说第62回中的一段描写:“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判断该小说最早成书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某历史人物的祠堂有“拔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其对联反映了历史上哪位英雄人物的事迹(  )
A.郑成功B.林则徐C.岳飞D.戚继光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9.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下面关于它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0. 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脸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是
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牡丹亭》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21. 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B.忽必烈C.努尔哈赤D.皇太极
2019-01-30更新 | 112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青岛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西域都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清朝前期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其组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农村集市     ②区域性市场     ③城镇集市     ④全国性市场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李明同学围绕“明清思想文化专制”的主题,归纳了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有
①都阻碍了学术进步
②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③都加强了专制皇权
④都严禁知识分子尊孔读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5.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干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在他的统治下唐朝进入了哪一盛世局面?

材料二: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2)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出现,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3)材料三中罢丞相的是哪位皇帝?他在中央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的作用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


                           图1                                          图2                                     图3
(1)两个对外交往的人物:图1:        ,图2:        

材料二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图3)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


(2)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
(3)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刚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一伟大的和平使者》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和船队下西洋的目的及郑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材料四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5)材料四表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6)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2019-06-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捻”?
(2)图是唐朝推广的一种生产工具叫什么?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   中国原有的农业产业,是以“六谷”:稷、麦、菽(豆)稻、粟、麻为主体的,而明代之后,易种而又高产的“五大农作物”被引进并迅速推广于中华大地,一举改变了中华农业产业的基本生态景观,改变了中国人的衣食结构。

——《“五大农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4)依据材料三猜测明朝从南美洲引进了哪些农作物新品种?

材料四   这是一部明代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米,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5)这部“农业百科全书”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材料五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6)依据材料五,概括清朝的农业政策,清雍正帝持此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2019-06-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贞观之治单题
2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3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40.65都江堰  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50.94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60.85李白的诗单题
70.65武则天单题
8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9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0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10.94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120.65宋金和议单题
13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40.94行省制度单题
150.65宋词单题
160.8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17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80.65戚继光抗倭单题
190.94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200.85三国演义单题
210.94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20.6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23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240.65八股取士  文字狱单题
250.94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贞观之治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
270.65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280.65贞观之治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明清经济的发展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