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8-03-26 58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整理出下边的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应是清朝(  )
1653年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康熙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1792年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君主专制强化B.边疆地区巩固C.抗击外来侵略D.盛世帝国危机
2016-05-23更新 | 33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6届初三中考教材梳理练习06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有“红毛城”之称的赤崁楼是我国台湾省高雄市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下图为赤崁楼一侧表现郑成功当年接受荷兰人投降的雕塑。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
A.1624年B.1660年
C.1662年D.1684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清朝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形容的是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回顾历史,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与文字狱D.“闭关锁国”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戏曲艺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昆曲的出现。昆曲在明朝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尚任B.马致远C.洪昇D.汤显祖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5.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A.《窦娥冤》B.《三国演义》
C.《西游记》D.《红楼梦》
2019-01-30更新 | 38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2019-01-30更新 | 1346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在什么时候达到了顶峰
A.东厂的设置B.丞相的废除C.文字狱兴起D.军机处的设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2019-01-30更新 | 1470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广州B.上海C.南京D.武汉
2021-07-08更新 | 29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组词概括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社会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得最准确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2016-12-13更新 | 48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历史上开始设“丞相”与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分别是(  )
A.秦始皇、明太祖B.汉武帝、明成祖
C.秦始皇、雍正帝D.汉武帝、乾隆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 300多年,考核的科目和内容几经变革。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始于(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毛佩琦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之朱棣》引起了观众对朱棣的关注。下列与朱棣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设东厂B.废丞相设三司C.建立锦衣卫D.设六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4.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年前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B.郑和下西洋
C.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019-01-30更新 | 57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5. 连环画伴随着很多人度过童年,是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与下边连环画封面人物有关的事迹是
A.反击匈奴B.大败金军C.荡平倭寇D.收复台湾
2016-12-12更新 | 30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清朝的时候,有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应指(  )
A.紫禁城B.圆明园C.颐和园D.天安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018-01-17更新 | 449次组卷 | 27卷引用:七年级历史下册2017-2018学年(部编版):期末综合测试题(A)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9.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你知道吗?(  )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2016-11-27更新 | 53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018-01-21更新 | 889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练习题:单元清4

二、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21.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有什么壮举?该壮举始于哪年?
(2)图一人物的壮举有什么重大意义?
(3)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4)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在反侵略方面有什么重大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个人物?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问答题
清朝前期,国力比较强盛,清朝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二: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

材料三: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下图)。



(1)材料一中“康熙二十二年”是哪年?“讨平之”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哪位皇帝册封五世班禅?封号是什么?
(4)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有所抬头。面对分裂祖国的行径,你最想说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使四川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②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筑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三段材料分别是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三项建筑?
【栏目二】辉煌的文学艺术

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2)“它”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部小说,作者是谁?你对“它”作何评价?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图一:徐光启                    图二:宋应星                    图三:李时珍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三幅图片中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的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清朝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2)为进一步强化皇权,明朝废除哪个中央官职?清朝在中央增设什么机构?始于哪位皇帝?
(3)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清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共同危害?
(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简答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单题
20.65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30.65八股取士  文字狱单题
40.65昆曲单题
50.94红楼梦单题
6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70.65军机处单题
8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90.8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10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戚继光抗倭  军机处  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11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加强君权(明)单题
120.65八股取士单题
13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40.85郑和下西洋单题
150.94戚继光抗倭单题
160.8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70.85北京城单题
180.65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单题
190.94明长城单题
20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二、简答题
210.65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综合题
22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30.65都江堰  北京城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红楼梦
240.65军机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